“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产物。这次课堂,我们不仅要认识瓷器,而且可以自己亲自动手设计瓷器纹饰……”连日来,在绍兴上虞区道墟街道文化站多功能厅内,70名青少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道墟街道中心小学美术教师张瑜的美术课。
7月22日,越牛新闻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通过边听边学边互评的形式,很快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瓷器纹饰就跃然纸上。除了传统的花纹,孩子们还发挥想象,天马行空地设计了机器人、坦克、外星人等纹饰,有的甚至突破了传统瓷器形状。
“我们街道文化站夏令营是7月15日开营的,首期夏令营可谓‘一票难求’。”道墟街道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开营前文化站在街道图书馆读书群里做了预测,仅仅一个半小时,报名人数达147人,后续人数还有上升趋势。
像街道文化站这样“一票难求”的情景也在该街道其他村社夏令营开营前“上演”。日前,肖金村文化礼堂“国学讲堂”开班,40多位乡村青少年聆听区图书馆老师的授课。“今年暑期夏令营课程更贴近学生需求和地域文化,对学生来说也更有吸引力。”肖金村文化礼堂夏令营的值班教师陈辉娟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沽渚村文化礼堂“春藤计划”夏令营也正式开营,上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章素萍教唱,带领孩子们举办快乐音乐会。
今年是上虞区道墟街道“春藤计划”的实施首年,主要形式为暑期夏令营,即为辖区内的青少年提供免费的暑期美育教育托班,并开展跨地研学。首期夏令营以各村文化特派员为主导,通过向上争取专业教师、向内盘活干部资源、公开招募社会志愿者等,建立一支美育师资队伍。
在课程设施上,以音乐、美术、书法、国学、德育教育为主,同时融入道墟校本教材,打磨出一套地方特色的美育教育课程体系。目前,街道已接受近500名本地青少年报名,筹集到教育系统、文艺工作者、机关干部、企业家、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特派员等类别的师资30余名,钱上、肖金、称海、杜浦、中联、云里、沽渚、新屯南8个村及街道文化站已排定开班方案。
“接下来,我们将发挥省级文化特派员资源优势和桥梁作用,组织学员赴省开展研学活动,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对话。”道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街道将充分发挥文化特派员制度优势,为辖区青少年搭建美育“大舞台”,提升乡村学生艺术素养,助力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由通讯员马德良提供)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高建峰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