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读“绍兴谣”

2024-07-22 15:51

来源:

2024年7月14日,绍兴一初教育集团2023级4班史恒语,张幸妤,金雨轩,王可轩,王乐艺几位同学一起在鲁迅故里参加了实践活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吴中四士”之一、自号“四明狂客”的越州名士贺知章,在八十六岁那年告老还乡时所作的一首诗,至今还广为传唱。贺知章自小居住山阴,后离家赶考,久客他乡,世事沧桑,人生易老,终于在五十多年后得以重回故乡。此时此刻,他虽然已是满头华发的耄耋老人,但越地的乡音丝毫未变,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也熟稔依旧:“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是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浓烈乡土情结的国家。古往今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应落叶归根、返本归元。所谓“羁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是也。用绍兴话说,就是“金窝银窝,还不如自己的草窝”。你看那些背井离乡的天涯游子,虽然离家万里、一路漂泊,但心底却始终挂念着那方生他养他的故土。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景、故乡的话……成为了一生的执著牵挂。得意时想着她,失意时也想着她;逢年逢节时想到她,年老色衰时也想到她。尽管人在外面,家未能归,但那一口纯正的乡音,成了补偿心中遗憾的唯一安慰。“鉴湖越台名士乡”,绍兴作为全国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之美誉。以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为核心形成的绍兴方言(简称“绍兴话”)自成体系,别有特色,是绍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代代绍兴人的传承创造,至今历久弥新。

这次的研学游,我们走进了鲁迅故里,我们见到了梦中的百草园还有那光滑的石井栏、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和有趣的泥墙根,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园中的无限乐趣。继而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上学的地方,距故居100米左右。书屋系清末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房内正中墙上挂有“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房柱上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美有味是读书。”房内摆设有方桌、木椅,是当时原物。在书房的东北角有一张桌面上刻有“早”字的书桌,就是当年鲁迅的。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体会到了鲁迅先生那种勤奋学习的精神,我为我可以来到这里而骄傲、自豪。

这次不虚此行……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琦炜 编辑:黄晨珂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