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雨和卓昊是在大学里相识的一对情侣,恋爱12年以来,他们的感情一直十分稳定,但没想到正式结婚不到半年,卓昊就提出离婚,他明白是自己的洁癖导致两人在生活中摩擦不断,但若雨觉得,不至于为了爱干净这点“小事”抹杀掉两人这么多年的过往。
恋爱长跑12年 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大学的图书馆里,若雨和卓昊第一次相遇了,那时,若雨去书架间寻找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而卓昊坐到了她提前占好的位子上,两人因此有点不打不相识的意思。那以后,在若雨的主动下,两人逐渐熟悉起来。
他们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从文学到艺术,从音乐到电影,总能找到聊不完的话题。面对卓昊,若雨有一种找到了soulmate(灵魂伴侣)的感觉,两人也因此成了同学中让人羡慕的一对。
毕业后,两人都回绍兴找到工作,卓昊进了一家金融机构工作,若雨则考上了公务员,他们凭借相互支持熬过了职场的菜鸟期,若雨的细心和体贴让卓昊感到温暖和安心,而卓昊的严谨和认真也让若雨敬佩不已,虽然彼此的工作节奏不同,但他们的关系比学生时代更亲密。
偶尔一起出门旅行,他们像老夫老妻一样在民宿做饭、洗漱,大部分时间都充满了甜蜜和幸福。然而,卓昊对房间的整洁和秩序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进房间后要换拖鞋、擦鞋底,洗完手要擦干洗手台的水渍,睡前脱下来的衣服要折叠整齐放在床头……若雨虽然有些不习惯,但为了两人的感情,她还是尽量迁就他,甚至也很欣赏他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觉得他是一个挺靠谱的人。
恋爱期间,两人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出门前一定把自己收拾光鲜的卓昊,也一直让若雨在朋友面前很有面子。一转眼两人交往12年了,虽然彼此的感情很稳定,但卓昊很少主动提起结婚的事。
“我马上就要35岁了,再不结婚就要变成高龄产妇了!”在年龄焦虑面前,若雨不再只像从前那般暗示,而是明确给了卓昊不结婚就分手的选择,这也终于逼得卓昊直面结婚这件事,经过简单准备,两人在亲戚朋友的祝福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不到半年 各种洁癖习惯引发矛盾
在结婚前,卓昊就已经从父母家里搬出来自己住了,在交往期间,若雨也一直很奇怪,卓昊为什么从不约自己到他家里坐坐,等结婚后真正住到一起,才发现爱人家里的整洁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对卓昊来说,进家门后换鞋、换衣服是基本的,如果穿着外面的衣服坐到床上、沙发上,就得把床单、沙发罩都换掉,所以他基本不请别人到家里,连父母要过去也得遵守他家里的“规矩”;另外,他家里厨房、客厅、卧室、厕所都备有吸尘器或者洗地机,为此一共买了6台,别人家里每天拖一遍地都算勤快的,但卓昊随时都要清洁,觉得地面脏了就可以就近使用工具打扫,另外也免得不同房间交叉污染。
结婚后,卓昊要求若雨在家里必须保持整洁和干净,物品必须按照他的收纳方式摆放整齐,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杂乱;但若雨却有些大大咧咧,经常随手摆放自己的化妆品和衣物,洗完澡经常有头发掉在地上,外穿的衣服和家居服也会混洗,所以两人经常因为这些小事发生争吵。
在一起生活不到半年,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卓昊向若雨提出离婚,他觉得自己适合一个人生活,不应该谈恋爱、结婚。他也意识到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保持家里的整洁和干净,更无法忍受别人打破他的生活习惯和秩序。
若雨也觉得婚后生活不如预期,甚至有些疲惫不堪,她没想到在外严谨的卓昊在家对自己要求更苛刻,让彼此的生活都很受束缚,但她觉得这是卓昊放低要求就能改善的问题,不用升级到离婚的地步。
接受婚姻辅导也无用 只能黯然离婚
和一意孤行要离婚的卓昊不同,若雨觉得不至于为了爱干净这点“小事”抹杀掉两人这么多年的过往,所以找了心理咨询师接受婚姻辅导,希望能为这段触礁的婚姻找到出路。
在接受心理咨询时,卓昊坦诚自己的洁癖与父母的职业有一定关系,因为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所以卓昊从小经常在医院里玩耍,但他跑来跑去、摸来摸去,经常被父母指责不干净,甚至还因此被斥责、被罚站,类似的经历在卓昊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让他对“脏”和“乱”充满恐惧和不安。
逐渐长大后,卓昊有了各种各样的洁癖,尤其在大学毕业后脱离集体生活,后来又从父母家里搬了出来,他逐渐建立了一套十分自我的卫生习惯。在工作压力大、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甚至会花费数小时的时间来清洁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灰尘和污垢。这种过度的清洁行为能够给他一定程度的放松,可以把脑中不好的念头抵消掉。
但卓昊的洁癖习惯仅限于家里,并不会延伸到社交生活,他外出时向来整整齐齐,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因而在家里隐藏多年的卫生习惯并没有被若雨察觉。
当心理咨询师问卓昊是否有改变的意愿时,他直接表示自己不会变,只希望由另一半来配合自己的生活。但即便妻子能配合卓昊生活,未来有了孩子,不懂事的孩子并不会处处按照他的规矩行事,会给他制造诸多混乱,这对卓昊来说,要维持现在的生活,就不能考虑要孩子。
经过多次婚姻辅导,若雨在卓昊身上看不到一丝丝改变的可能性,最终只能选择黯然离婚。12年的感情因为洁癖而走向了终点,他们彼此都感到惋惜和遗憾,但也明白彼此无法再继续走下去。这段感情的结束虽然痛苦,但也让他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彼此的需求和底线。
最终,两人在结婚不到半年后选择了离婚。
心理咨询师:
洁癖并非无法改变
但也需要有
主观改变的意愿
“洁癖其实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会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因此感到焦虑,甚至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则属于心理疾病,应该就医。”资深心理咨询师钱国正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适度的强迫症、适度的洁癖并没有问题,但如果要求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就会造成不少亲密关系中的矛盾。
对卓昊而言,因为成长中留下的心理创伤,进入青春期被逐渐唤醒,进入职场后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金融行业本身做事严格、追求完美,所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他的洁癖,导致最后无法接受别人进入自己的生活。
“强迫症的特质之一就是对掌控感的需求,想把不确定性降低。当他发现周遭的不确定性无法降低,就会表现得更有洁癖,除此之外,外界的不良情绪、社会环境中的强竞争状态都会给其带来压力,因为他们害怕犯错和被淘汰。”钱国正表示,就卓昊的情况而言,他本身没有改变的意愿,甚至将洁癖作为对冲压力的一种方式,让他觉得放松和舒适,这就无法让治疗进行下去,但是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别人,那么也只有听之任之。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干政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