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衡水市民马子堂致电晚报,称他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了道光十三年(1833)浙江巡抚为诸暨钟氏家族请旨建坊的奏折,旨在表彰他们捐助资财、置买义地、设造堂局等善举。
据马子堂考证,这份奏折是对“绍兴善人”钟步翰、钟士麟等人乐善好施义举的表彰。因钟氏家族的捐赠符合当时“士民人等或捐修公所,或收埋尸骨,实于地方有裨益者,由督抚具题造具事实清册送部,其捐银至千两以上者,请旨建坊”“士民捐银三四百两,给以八品顶戴”的规定,于是浙江省布政使程矞采申报朝廷准许建坊,由时任浙江巡抚的富呢扬阿递交奏折。
根据当时的规定,捐银超过千两可以建造牌坊,捐银三四百两可授八品顶戴。八品顶戴是一项很高的荣誉。那么,这也就意味着“请旨建坊”荣誉的含金量更高,因而也就更有利用价值。
绍兴是大爱之城,扶危济困、孝亲敬老等是富有绍兴特色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绍兴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千万不能让其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深藏在浩繁的卷帙里。否则,就意味着淡忘,意味着数典忘祖。为此,赓续“绍兴善人”优良传统,我们必须在“三个结合”上下足功夫:一是要与深入挖掘、认真爬梳、深刻阐释、广泛推介结合起来,提升其价值感;二是要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体现其融入性;三是要与区域性的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和向上推荐参评活动结合起来,彰显其传承性。
可以相信,只要做实做好了“三个结合”的文章,就必能引导社会公众用道德、品行、人格标注自己的人生高度,并用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引领社会风气。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赵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