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准大学生“入编热”的冷思考

2024-07-22 15:37

来源:

准大学生“入编热”,是时代背景下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是民众“用脚投票”的自行选择,准大学生“入编热”,须引起我们冷思考:一是映射出当下大学生对“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的执念;二是映射出当下社会对成功标准功利性的评判;三是映射出学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方面不力的缺憾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考公考编的新闻,时常霸榜热搜,大学生考公考编热如今已传导给准大学生了。近日,绍兴文理学院为上虞区教体局定向培养3名小学全科教师,其中最高录取分为654分。这样“毕业即入编”的诱惑力极强,吸引了一众高分“学霸”纷纷报考。

而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准大学生“入编热”已成为现象级社会热点。丽水学院2024年定向招生投档最高分为661分,是该校录取到的第一位位次号进入浙江省前10000名的考生,创该校招生录取分数新高。浙师大今年定向招生最高录取分为670分,超过浙大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江苏警官学院录取分数线比肩南京大学等爆点新闻频出,让“宇宙的尽头是编制”成为一句颇为无奈但现实的调侃。

准大学生“入编热”,是时代背景下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现象,是民众“用脚投票”的自行选择,准大学生“入编热”,须引起我们冷思考。

准大学生“入编热”热潮不止,映射出当下大学生对“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的执念。寒窗十数载,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满怀一腔激情与热血,致力于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但社会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模样,除了小部分卓尔不凡的佼佼者,绝大部分人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空间,好的工作人家看不上,差的工作自己看不上,尤其是一众小镇做题家们,将跨越阶层与追求体面定为目标,但不甘心的长衫绊住了本可以起身下蹲和蓄力前行的步伐,在一次又一次吃瘪与碰灰中,走向了“上岸”这条最近似乎也最有“性价比”的路。

准大学生“入编热”热潮不止,映射出当下社会对成功标准功利性的评判。如今,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大众对个人成功的定义,也越来越趋于表象与肤浅,不去关注其在专业技术领域、本职工作岗位上所作的贡献、所实现的价值,而过分关注其职业地位、人脉资源、有钱有闲等社会性条件,并主观性地给成功贴了标签。

准大学生“入编热”热潮不止,映射出学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方面不力的缺憾。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在任何行业、领域只要做到出类拔萃、有口皆碑,都是成功的表现。但眼下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择业观的引导和培养出现偏差,不少高考生选专业,大多都由家长包办或人云亦云。

准大学生“入编热”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现代社会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但“编制”不应被过分神化,就个人成才看,通往罗马的路有万千条;就获得成功看,成功的标准也并不唯一;就社会发展看,各类人才缺口还很大;就社会责任看,为人民服务何尝不是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只要是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履行好社会责任,肩负起时代使命,就是正确的职业选择,就是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真正实现。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赵戊辰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