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麦秆扇摇出的母爱

2024-07-19 21:15

来源:

儿时的老家,穷乡僻壤,在炎热的夏天里,麦秆扇成了唯一防暑降温的工具。又是一年酷暑如期而至,天气进入桑拿模式,母亲轻摇手中的麦秆扇,为我扇风驱蚊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母亲手巧,曾编过许多精美的麦秆扇。每年麦收时节,母亲总挑选上好的大麦秆,剪成长短一致,整理成束。经过淘米水浸洗、煮蒸、晾干等工序,使麦秆变得既白又韧。编织时,母亲采用七根辫的方式,虽难度大、费时,但编出来的麦秆辫结实。待编到适当长度,母亲拿来针线开始缝制,将麦秆辫缝成圆扇面,外沿再镶上齿状的辫条,起装饰和保护作用。为了增加扇子的美观度,中间缀一个扇芯,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上鸳鸯、玉兔、松鹤及花草等吉祥图案,和“友谊”“幸福”“富贵”等祝愿词汇。最后给扇子配上一根雕有花纹的竹柄,并在柄尾扎一束红绿丝棉,整把扇子恰如一件精致的民间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

对于乡下的孩子,麦秆扇总是以清凉欢悦的形象融入无忧的童心。蚊子来了,麦秆扇去打,苍蝇来了,麦秆扇去赶。记忆里,母亲的扇子大多是摇在我的身上。晚饭后,我躺在竹床上乘凉,母亲总会搬一把小木凳,坐在我身旁,一边给我打扇,一边嘴里轻轻哼着美妙的童谣。月色如水,凉风怡人,顿觉烦暑骤减,心神为之凉爽,我很快甜甜入眠,睡梦里依然觉得有丝丝风儿从我身上吹过。乡村孩子的童年,在夏日里似乎从来不缺这种幸福。

我记不清母亲曾给我打过多少回扇,但十岁盛夏的那回,永远难忘。儿时的我,很调皮,常常顾不得炎炎烈日,与一帮年龄相仿的孩子玩得天昏地暗。有一次,台风停息,天气放晴,我与小伙伴们在堤埂上你追我逃,不亦乐乎。因下过暴雨,坑坑洼洼的地面积满雨水,泥泞湿滑,我一不小心跌倒,额头刚好磕到放在路旁的铁制水管翻沿上,顿时血流如注,最后缝了五针。为了防止汗水感染伤口,母亲摇着麦秆扇,不辞辛劳连续几夜守在我身边。手摇出来的风不疾不徐,拂过面庞,如同母亲轻轻的爱抚,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中感到疼痛缓解了许多。不觉间,母亲摇扇的速度渐缓下来,鼾声响起,我一个辗转,母亲猛地惊醒,扇子重新扬起,又落下。就这样,母亲顽强地抵抗着睡意,不间歇地摇着扇子,摇出了朦胧的晨曦,摇出了一片清凉一片爱。

是啊,麦秆扇带给我的不只是舒心的凉风,更有无微不至的母爱关怀。如今,随着电风扇、空调进入寻常百姓家,麦秆扇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一段温馨而美好的记忆。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