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绍兴正式入伏。连日来,高温天气不“打烊”。面对高温“烤”场,位于滨海新区的“菜篮子”基地如何应对?记者前日来到基地一探究竟。
位于滨海新区孙端街道的敏实农业示范园内,在建的300亩清水养殖水域进一步完善生态净化系统。这几天养殖户通过开动增氧机、加深水位,以及在水体中添加适量果酸等举措,避免养殖的清水鲈鱼在高温天“中暑”。 越牛新闻记者 骆烨 摄
呵护作物,老农人开“凉”方
连日来,滨海新区的农人吹响了战高温的“集结号”。
在拥有2580多亩蔬菜基地的斗门街道,荷湖村蔬菜基地种植户胡兴火告诉记者,高温对叶菜等蔬菜影响很大。他们尽量避开高温时段浇水,因为水的温度太高,容易把蔬菜烫烂烫坏,一般在上午10点之前、下午4点之后作业。
当前正值下一季作物分期分批播种期,胡兴火家的毛毛菜和小葱芽叶娇嫩。连续几日,每天一大早,胡兴火在地里一收完南瓜藤,就为4亩毛毛菜治虫,还连忙为种植的10多亩小葱盖上遮阴网,避免它们被灼伤。
在舒欣果园,也是一派忙碌景象。16日上午,一辆载着约2500公斤澳大利亚枣桃和白如玉桃的货车,从果园出发前往上海。果园主人卢建平告诉记者,自家150亩土地种植着10多种果树,目前澳大利亚枣桃、白如玉桃忙着抢收。
面对高温天,这几天,果蔬种植大户们用汗水浇灌“盛夏的果实”。“我们把果树根部用草皮覆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果蔬高温暴晒。”卢建平说,这段时间他一直关注着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工作时间也调整到上午4点半到9点、下午4点到6点半,还为工作人员准备了盐汽水、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
“我们用水帘、排风机为秧苗、蔬菜瓜果降温。”沥海街道顺浩农业负责人马国祥告诉记者,目前自家45亩的秧苗基地有秧苗近10种,70亩大棚里种着20多种果蔬,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不间断控温,让棚内温度控制在32摄氏度以内。如果温度再往上攀升,就得用冰降温。如果高温天遇上强降水,还要用排风扇,把湿度控制在60%~70%。
专家支招,应对高温有妙招
连日来,我市农技专家们顶着烈日、戴着草帽在热浪滚滚的田间地头查看作物生长,指导农户科学应对高温。
在荷湖村蔬菜基地,农技人员一边细看蔬菜长势,一边和种植大户交流:“高温天气蔬菜出现萎蔫现象,可以辅助喷施功能性叶面肥,帮助蔬菜尽快恢复生长,减少损失。”在敏实农业示范园内,农技人员建议,可以用微孔增氧或液氧增氧方式在池塘底部进行增氧……
滨海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及时跟踪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采取有针对性防范措施,守牢守好安全底线,撑好农业生产“遮阳伞”。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冯燕妮 叶小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