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芳湖飞白鹭,谢家四季有鲜果。”走进柯桥区兰亭街道谢家坞村,山水秀丽如画,田园瓜果飘香,村民迎来送往,笑意盈盈。“从无名小山村到全国文明村,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从30余万元跃升至近700万元,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归功于党建引领下,20年间六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接续努力。”谢家坞村党总支书记陈志芳说。
火红党旗引领红火日子。如今,绍兴这一方沃土的红色动能更加澎湃。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不放松,在深入推进“三型争创、强根壮脉”行动基础上,全域开展基层党建“争先攀高”8+1专项行动,把“红色根脉”的优势持续转化为“五创图强、四进争先”、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胜势。不断掀起的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热潮,为绍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布新局:基层党建全域提升
盛夏时节,绍兴城乡处处是新景。
城市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正悄然发生变化:从养老照料、儿童托育、休闲阅读,到共富工坊、零工市场、青年夜校……服务项目日益增多,服务场景更加多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惠从党来”。
党建引领下的乡村,从做优环境、盘活资源入手,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市形成运河共富带、稽山鉴湖共富带等10余条创新示范带动线路,实现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蜕变。
新画卷,源于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着力建设市域党建新高地”的新布局、新实践。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是全市上下的共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市域党建新高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贯彻省委“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牵引,是贯彻市委“五创四进”决策部署的有力保证。只有推动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在变革锤炼中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绍兴各项工作争先创优、走在前列。
“高地”,意味着具有引领性、旗帜性,在市域党建中具有示范、榜样地位。绍兴如何从大处落笔,在细处着墨?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市委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年初提出基层党建“争先攀高”8+1专项行动。即实施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大提升、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大提升、新时代党员队伍先锋形象大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绩实效大提升、新时代城市版“枫桥经验”全域打造大提升、“浙里兴村治社”减负增效大提升、基层党建激励保障大提升、基层党建“金名片”传承创新大提升八大行动以及一套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各领域争先攀高的具体要求,构筑起全域推进、全面争先的格局。
抓基层、打基础,是固本之基。今年以来,我市聚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坚持深化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完善各领域党组织星级评定管理标准和办法,严格落实“四个一”机制抓好后进党组织整转提升。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人人争先、共同攀高,才能筑就“高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我市既重视“造形”,更重视“铸魂”。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汲取奋进力量。
强推力:比学晾晒图强争先
建设市域党建新高地,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和“攀”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硬支撑。
如何依托资源顺势而为,将绿水青山高质量转化为“金山银山”,是柯桥区柯岩街道叶家堰居党总支书记钱国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6月28日举行的柯桥区村社党组织书记“鉴湖领雁”擂台赛上,他讲述了以党建为统领,用好资源整合、农业产业、流量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的故事,赢得阵阵掌声。
村社书记“打擂台”讲述“治村经”,这样的晒比活动,柯桥区已连续三年举办五次。
群雁高飞头雁领,着眼育强带头人队伍,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分层分类开展村社党组织书记培训赋能行动,今年已组织全市400余名优秀书记参加省、市村社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并让优秀村社书记担任实训导师,大力提升村社带头人强村富民能力。在乡村书记擂台赛、美丽村庄大比拼、强村项目大比拼等各领域比拼中,推动形成学优看齐、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
“一把手”带头抓,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基层党建才能保持持久动力。着眼压紧压实镇街书记责任,我市创新制定《乡镇(街道) 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十个一”重点责任清单》,使履行党建责任更加有的放矢,更能靶向施力。
红旗招展千帆竞,百舸争流奋当先。基层党建“争先攀高”8+1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2.1万个基层党组织和38万名党员积极行动、争先攀高,推动党建工作理念、方式、手段、机制等不断创新,带来巨大变化。
“以前的工作App五花八门,如今镇街任务都是通过‘浙里兴村治社’应用传达的。”越城区北海街道越西社区党委书记宣灵敏指着手机屏幕说:“现在每个任务都有‘过筛编码’,对应着涉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派任务找不到‘过筛编码’,说明是清单外任务,一般派不下来。”
指尖负担过重、任务摊派加码,一度让基层陷入“小马拉大车”的困境。我市以“浙里兴村治社”数字化应用为抓手,明确镇街与村(社区)权责,理顺工作机制,同时综合运用资源下沉、考核激励等方式,为干部减负,为治理增效。
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内生动力,我市还创新“揭榜挂帅”措施。镇街下到村(社区)的重要项目在“浙里兴村治社”应用上贴榜,村(社区)自述优势、自由竞榜,镇街经综合比对后公开揭榜。
上虞区小越街道倪梁村就通过“揭榜挂帅”,争取到一个标准化档案室建设的项目。倪梁村党总支书记倪建君说:“我们村有做过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就阐述了本村开展这项工作的需求和优势,成功揭榜。”
用好考核“指挥棒”。依托信息化手段,优化村社评价机制,依托“兴村治社榜”和“先锋干部榜”两张榜单,对先进村社和先进干部进行张榜晾晒,得分排位与报酬发放、评先评优直接挂钩,解决了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争”和“攀”的意识深深扎根在广大党员心里。
重长效:众峰崛起攀高成势
置身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躺看云山淡影,茶园青绿,眼下正迎来徒步游、研学游、亲子游的高峰,村里的民宿一房难求。可谁能想到,以前这个村却是另一副模样:环境脏乱差,村庄发展慢,村民意见大。
转变如何实现?“关键是‘党建联建’发挥了作用。”东茗乡党委书记梁鉴说,后岱山、金山、下岩贝3个村抱团成立“下岩贝·金山上”片区党委,通过人才共育、品牌共创、发展共兴、治理共管、服务共推,有效盘活人才、土地、闲置农房等资源,走出了一条乡村共富共美的新路径,入选浙江首批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
建设市域党建新高地,是一个“点、线、面、体”依次推开的渐进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构建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才能保持常态长效。在这一过程中,我市及时总结提炼一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拓展巩固建设成效。
传承创新基层党建“金名片”,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与“民情日记”“四下基层”制度有机结合,今年已择优选派新一批市县机关干部开展专职驻村工作,并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市派驻村指导员工作的10项基本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对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提炼推广;全域深化党建联建,推动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助推910家“共富越工坊”走实乡村振兴路……
“我们把这些机制在更广阔的场景铺开,为基层提供了工作思路、规范、路径,让党建工作水平实现新跃升。”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在长效机制催动下,绍兴基层党建众峰崛起,攀高成势。
为放大工作成效,我市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创建党建品牌,着力提升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的辨识度、知晓度和影响力。“我们打造了‘贵在行’党建品牌,既有效解决了基层党建工作主题不突出、引领不明显、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倒逼,让我们不敢懈怠,要不断与时俱进提升党建质效。”嵊州市贵门乡党委书记童小芳说。
党建强,活力涌。最能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就是看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中的表现。
入梅以来,我市迎来多轮强降雨,进入防汛关键期。6月25日,浦阳江诸暨太平桥控制站、湄池站水位均已超过警戒水位。诸暨市各级党组织和近2万名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按照省市委部署要求,奔赴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一线,与风雨搏击、与险情赛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常怀“赶考”之心,勇于自我革命,这是百年大党不懈奋斗淬就的鲜明品格。“建设市域党建新高地”是生生不息的接力前行,是绍兴谱写新时代胆剑篇重大使命的力量之源。千帆竞速,我们必将劈波斩浪,坚定答好新时代党建答卷,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再谱华章。
作者:记者 徐晶锦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