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应 民呼我为
今年是
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
长效机制20周年
“同心苑”策划推出专栏
为民办实事
讲述浙江各级政协委员
为民履职的故事和风采
今天一起来认识
用小番薯
带富一方百姓的
新昌县政协委员
陈祖堂
委员名片
陈祖堂,新昌县政协委员、县英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丰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获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
“我们的番薯以前没人要,现在提前订还买不到!”看着满地油绿的藤蔓,东茗乡的王大伯笑得合不拢嘴。从滞销到脱销,小番薯成了富民大产业,“新农人”陈祖堂也凭着“茗香小薯”从被村民质疑提防的“外来人”,变成了大家交口称赞的“知心人”。
2021年,陈祖堂带领团队启动“丰艺农业金山上”项目,投资800万元,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聘用、股份合作、订单合同等,和村集体以及农户分享产业的增值收益。
为提升番薯品质,陈祖堂带着土样和专家往返论证,从省农科院引进土壤、气候、最适宜的优质番薯种苗,带领农民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并依托农业研学、团建等活动,提升“茗香小薯”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兴趣,进一步激活金山村的番薯产业。
“从事农业是很辛苦的事,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但我既然一脚跨进来了,就不会轻易退缩。”自投身农业领域以来,陈祖堂经常挽着裤腿在田间地头忙碌,带着植株样本往返科研院所与种植基地,探索研究新技术,把手机变成“新农具”、将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目前为止,我们金山村实际种植的小番薯已经超过150余亩,一年能种两次,每季平均大概1500到2000斤的产量,每年有2万多的亩均收入。”金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赵斌锋兴奋地说。
2023年,陈祖堂又借露营热浪在穿岩十九峰脚下开创了金山村“大爿西坡”露营与团建基地,把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化作可看可及可体验的实景,将“诗和远方”具象化,让农耕文化形象化。
他还持续探索“文化+游学+教育”模式,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为当地村民创造了新的就业与增收机会。如今,“大爿西坡”已吸纳村民就业8000余人次,累计发放务农工资超过90万元。
“将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带到乡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探索全程机械化、工厂化种植和稻渔共养等,实现了番薯育苗和番薯、西瓜等作物的混合种植。一个基地改变一个群体,越来越多村民开拓视野、拥抱科技,从传统农民变身为新型职业农民。
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造血”,对劳动能力较弱的“输血”。为更广泛地带动村民致富,陈祖堂发起“家门口就业工程”,通过“大篷车下乡”活动,直接将工作岗位送至农户家门口,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5年时间促成近4万人次就业对接,惠及众多企业和村民。
今年,陈祖堂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建设“零工市场”,在全县多个乡镇(街道)铺设起覆盖广泛、服务周全的就业保障网络,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从技能培训到权益保护,无微不至。
作为政协委员,陈祖堂始终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将本职工作与建言献策紧密结合,在工作中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与需求,提出沾泥土、带露珠的意见建议,积极为“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长年与泥土为伴,陈祖堂的愿望朴实而坚定,那就是: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内容来源:浙江政协同心苑)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