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何以解暑,一个新的消费赛道正在被年轻人追捧——冰杯。便利店、商超冰柜里装满冰块的塑料杯,正在成为年轻人发掘“宝藏冷饮”的新试验场。
橙汁、咖啡+冰杯,复刻一杯橙C美式;旺仔牛奶、茉莉花茶+冰杯就能得到一杯茉香奶绿……年轻人眼中的冰杯是“万能搭子”,能够组合出万千搭配。
解暑新利器“冰杯”上线
是跟风还是新消费?
所谓“冰杯”,其实就是杯装食用冰块,可跟咖啡、饮料、酒等各种产品随意搭配组合。冰杯作为舶来品,2019年开始出现在国内市场,在此之前,冰杯已经在日韩国家盛行。今年夏天,冰杯成了新时尚单品,很多消费者被“种草”。
记者走访了线下多家商超与便利店发现,食用冰杯多存在于罗森、711、京东、天猫小店等便利店内,在多家生鲜电商平台也有冰杯的身影。目前市面的冰杯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纯净水冰杯,即配料表里只有水;另一种是带味冰杯,包括柠檬冰杯、水果冰杯等。一般纯净水冰杯售价为3元—3.5元区间,规格在160克;杯装冰球售价7.9元,规格在138克。其中奶茶品牌蜜雪冰城也有推出杯容量660毫升的冰杯,售价在1元;此外,农夫山泉也入局冰杯市场,一杯规格160克的农夫山泉冰杯零售价4.4元。
在采访中,多家便利店店员均表示,午间时段的冰杯购买需求量较大,多是周围年轻的上班族来购买,一般搭配茶饮、咖啡、碳酸饮料等饮品,主打一个参与感。“我日常都是买个柠檬味冰杯,再泡杯咖啡粉调进去,既能提神也能调味。而且冰块化得慢,冰柜里冷藏过的饮料化得快,很快就是温吞味道了。”在十足便利店鉴湖路店里,一位购买了冰杯的消费者俞女士告诉记者,就是DIY图个乐子、图个方便,当作咖啡平替。
消费者关注价格
更关心食品安全
一边是社交平台上以冰杯为核心的“DIY饮品攻略”火热出圈,另一边也有部分消费者质疑冰杯。
“一瓶550毫升的饮用水才2元,一个冰杯就要3、4元,也就160克。”“配料表中同样是水,价格却足足高出了一倍。”“买个冰格灌上水扔进冰箱,一整个夏天的快乐就有了。”……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消费者的另一种声音,认为冰杯是价格“刺客”;不过也有人认为DIY过程很有意思,至少比奶茶店、咖啡馆里动辄二三十元的饮品便宜一些。
除了价格有争议之外,也有不少消费者在担心冰杯的食品安全隐患。记者了解到,我国尚未出台食用冰方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冰杯的行业标准仍未统一。以农夫山泉冰杯为例,其采用的标准是SB/T 10017-2008《冷冻饮品食用冰》,该标准为行业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共同提出,不具备强制性。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出现最多的是一款“晓德”牌纯净冰杯,其采用的标准为SB/T 10017,部分带味冰杯执行的是冷冻饮品的国家标准,即GB 275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
此外,食用冰杯也有讲究,患有胃炎、消化道疾病的人群要避免食用此类冷食,冷饮爱好者也要注意适量。
(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