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无人机每天总共要送二三十趟。”昨天中午,绍兴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负责人刘东告诉记者,自从6月22日正式启用4条无人机低空快递物流航线后,无人机成为空中“送货员”,目前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只要天气理想,每天按时起飞。”刘东说,无人机“飞送”服务在东湖中转站到下属网点的中间货运段展开,每条航线长度在10公里以内。“相比货车运输,‘飞送’的量并不大,一架无人机单次飞行限量为10千克,但配送时间缩短了近70%。”刘东说,“一些比较急或重要的快递,可优先安排‘飞送’。”“当然从目前看,运输成本还是‘飞送’高,但是等飞行限量提高了,成本会降下来。”刘东说,据测算,有些城市的“飞送”成本已降低了约30%。
很多人关心:“飞送”安全如何保障?比如,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出故障,掉下来怎么办?在飞行高峰时段,无人机发生碰撞怎么办?“航线规划上要有充分考虑,当前几条航线是沿着河道规划的。”越城区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士说,绍兴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建有低空指挥平台,能够全面集成高空、低空、安防、气象、场景等数据,实现无人机“飞得起、看得见、管得住”。“这方面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华航信航空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任军告诉记者,公司研发的新一代低空监视系统能同步监视有人机、无人机,保证空域精细化监管。“这段时间运营正常,没有发生意外事件。”刘东向记者证实。
“提前布局‘飞送’服务,主要是为了抢占先发优势。等越城的条件成熟,从网点到收件人‘最后一公里’的‘飞送’就会实现。”刘东告诉记者,目前,外地一些城市,比如南京,已在利用无人机进行外卖配送。
随着越城低空经济向纵深推进,无人机将在更多领域应用。“除了‘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旅’等场景应用也在推进中。”越城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用不了多久,无人机将作为空中“巡逻员”,加入到路河巡查、应急消防、城市管理、农林植保等领域。此外,还将现身越城的主要文旅景点,化身“导游”带游客体验不一样的低空旅游。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 记者 陈乙炳 实习生 夏佳骏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