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嵊味老街,古风深处醉江南

2024-07-06 16:55

来源:

嵊州市崇仁古镇有150多个台门、10多个祠堂庙宇、49口古井和多处古遗址。这里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迹类型丰富多彩,自然是同学们学习的一个乐园。为此,崇仁镇中心小学开发了关于古镇文化的校本教材,并从2018年起成立学校小导游社团。如今,该校的小导游已经成为传承和弘扬古镇文化的小小代言人,他们的身影登上了央视、《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平台。今天我们就跟着小导游裘佳瑶一起行走古镇的老街古巷,详细了解其中的3处景点。

多看点

访名人故居,品始宁大糕……

嵊州这些老街,值得一走

1.东前街

嵊州古称剡县、剡镇、剡城。明朝时,剡镇建起了城墙,分别建了五大城门。东前街就是依靠着东门,从东向南沿着城墙内侧建起来的。人们凡是从东门进城,东前街就是必经之路。由此可见,这条东前街自明朝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中,担当着人来人往的迎宾角色。

虽然只有短短几百米,但这条街上却出了不少著名人物。1900年,后被誉为“民族的号手”的音乐家任光就诞生在这条街一个石匠家里;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中国生物农药之父”的沈寅初的旧居也位于这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老街内的建筑物因年久失修变得很破旧。街道本就很狭小,出行不便,这里的年轻居民都迁到了别处。目前,嵊州正在东前街打造城市文化商业街区,这条老街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三界老街

三界老街又被称为“始宁老街”。“始宁”之名,源于东汉永建时期,承载着漫长的时光与历史的厚重。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出生在“始宁县”,指的就是这里。

1926年,三界镇接连发生了两起大火,烧毁大半个集镇,也殃及了始宁老街。后来,在一位叫金宪章的嵊州人资助下,三界镇以统一结构、统一格式规划了两排街面屋及一些民宅,建成后以低廉的租金租给当地百姓,使得三界的商贸业得以恢复繁荣。

步入现在的三界镇上的始宁老街,会让人感觉穿越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条老街上藏着据说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糕点——始宁大糕。这种糕点风味独特,咬一口,口齿间尽是大米质朴的清香和豆沙馅的甜糯香醇以及夹带着青箬叶的清新香气。

3.甘霖老街

甘霖老街是古时的交通要道。这条老街上有一座座风格独特的晚清建筑,青砖黛瓦,粉墙木门,古朴典雅。廊檐上有不少图案吉祥、雕刻精致的雀替。

甘霖镇是越剧的发源地,与越剧有着深厚渊源。因此,这条老街墙面上有各种越剧的科普知识,还会传出袅袅越音,委婉动听,为老街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当然,这条老街上也少不了嵊州小笼包的身影。

崇仁老街 古建焕彩

“小导游”裘佳瑶

(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六〈1〉班)

打卡点一:玉山公祠

玉山公祠所在的古巷叫玉山公巷,崇仁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裘佩锡(字“玉山公”)曾在这里居住。玉山公祠是古镇建筑群中的一个经典建筑,是子孙后代为了纪念裘佩锡所建造的祠堂。它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造型艺术都相当有特色,整座建筑从南至北,由屏风墙、门厅、戏台、正大殿、后大殿五部分组成。

这里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气势不凡。里面还有一个古戏台叫万年台,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等,曾以这个万年台为主要的演出场所。我们可以看到这万年台上的牛腿雕刻精细,堪称一绝。上面的人物、形态、装饰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现如今保存如此完整、雕刻如此精美的木雕牛腿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此外,也请同学们抬头仔细看看万年台的笼顶,它就是古代的“喇叭”,能把台上演员的声音扩大,并起到回音的效果。

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崇仁出过多少名人,可以在玉山公祠的正厅——祭祀先人和公众聚会的场所了解一下。

打卡点二:朝北台门

这座台门建造于清乾隆年间,两边的马头墙非常高大雄伟,这马头墙既能增加房子的美观,又可防风、防火、防雨,还可以避邪。

这个台门里有一幅清朝中后期的壁画,画着一只松鼠在拖钱币,寓意着积累财富。而所画的钱币并不是外圆内方的中国古钱币,而是几种外国纸币,有德国马克、美元等,这透露出崇仁在民国时期被称为“小上海”的开放和繁华。

在这个台门里,大家可以看到与玉山公祠不一样的木雕:雕的不是常规的花花草草,而是一些诗句,而且字体又各不相同。这是因为这个台门的主人是玉山公的曾孙,他从小非常好学。

大家还可以观察一下木雕上这些阴文雕刻的字中是不是填了一些东西。这里填的是蚌壳粉和鱼胶混合物,在阳光下有微弱的荧光,200多年来,历久弥新,十分坚固,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打卡点三:义门裘氏家庙

崇仁义门裘氏家庙,俗称老家庙,为祭祀崇仁义门裘氏始祖裘永昂而建。现存建筑基本形成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老家庙本来是裘氏家族的祠堂,因积德行善,对朝廷有功,后来被赐为“庙”。

老家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地面上精致的图案。据说,这是1936年所铺设的,所用水泥洋灰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属于比较早期的水泥地坪。地坪上画着许多吉祥图案:洁白无瑕的玉兰花,是先人希望子孙能清清白白做人;盛开的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鲤鱼和鲶鱼戏水图,寓意吉祥喜庆、年年有余……专家说,这样的建筑在当时能建成并保存完好,实为罕见。

“传家以孝义为本,处族以仁让为先。”这是裘氏家训,也是被广泛传播的育人典范。历史上,曾有众多文人名士为裘氏义门题诗题词,如今它们就是老家庙最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首诗为范仲淹所写。

带着问题游老街

出题人: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教师 姚小兰

1.你从朝北台门的木雕诗句中看到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字词,从这个特别的窗户木雕古迹中你感悟到什么精神?

2.请深入了解裘氏家训的具体含义,并说一说这个家训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发。

(记者 王丽红 整理 通讯员 马悦涵 摄)

作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