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荔
木莲籽和木莲豆腐
科学防晒,美美过夏
夏天,持续高温蒸腾着大地。出门在外,同学们一定要做好防晒消暑工作。本期,树报君从“内”而“外”为大家准备了“清凉一夏”攻略。品一品各方消暑美食,学一学不同防晒方式,让暑气逼人的盛夏变得可爱起来——
内服
消暑美食冰爽一夏
体验舌尖上的化学魔法
一口清凉“中和”夏日的炎热。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消暑小食。这些小食背后往往有着自己的故事。这里,树报君撷选了三款消暑美食,邀请同学们一起“吃”出凉爽,“吃”出科学。
A.江浙——木莲豆腐
木莲豆腐,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是江浙地区一道常见的消暑甜品,绍兴的街边路口也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舀一块进口,滑溜溜、甜津津、凉丝丝,可谓酷夏美事一桩。
不过,虽名为“豆腐”,木莲豆腐可不是用黄豆做成的。木莲是一种学名叫作“薜荔”的藤本植物,民间还有木馒头、凉粉子、凉粉果等叫法。《植物名实图考》记:“木莲即薜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馒头。俗以其实中子浸汁为凉粉,以解暑。”
薜荔的果实上尖下平,形如莲房,剥开以后,里面有米粒一样的种子。种子中果胶含量很高,其果胶色泽乳白、味正、无杂味,很早就被用来做食品了。江浙一带的夏天,人们历来有用薜荔籽来制作夏季小食——木莲豆腐的传统。因为它是揉搓木莲籽而得的果冻,又叫“木莲冻”。
那么,木莲豆腐具体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把薜荔的果实切开,挖出里边密密麻麻的籽粒,用纱布袋包好,浸入冷开水中,用力反复揉搓,一种黏稠的胶质便会渗出来。等到纱布表面不再有浓稠液体溢出,便可提起布袋,在水里加一些食品凝固剂(也可不加),置于阴凉处或放入冰箱,静待果胶汁液胶结成果冻状。这便成了晶莹剔透、质地润滑的木莲豆腐。
B.四川——冰粉
随着川渝火锅店遍地开花,当地一种独特的甜品也迅速蔓延开来。那就是冰粉。清凉爽滑的冰粉是川湘云贵等地最受欢迎的夏日小吃,一口下去,消暑又降火。
现在市面上冰粉很多。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传统的四川冰粉是用手工搓出来的。它的原料冰粉籽是假酸浆的种子。假酸浆是一种原产于南美秘鲁的植物,后来漂洋过海“偷渡”到中国,成为随处可见的野草。
假酸浆结的果实成熟后,剥掉外壳那层薄皮,里面有大量的种子,也就是冰粉籽。手搓冰粉,就是将这些籽包进布袋里泡水至发胀后,在冷水中反复揉搓,直到没有滑稠感。此时,蕴藏在种子中的果胶已基本溶解于水中,并最大程度吸收水分。
少许沉淀过滤后的石灰水则是点化的关键。石灰水中含有的钙离子大大提高了果胶的紧密性,使原本松散的结构凝固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种被称为冰粉的消暑佳品。
C.海南——清补凉
在海南人的饮食中,有许多消暑的小吃,清补凉就是知名美味之一。这是一种传统的饮食文化,因其既清火、又进补,还很凉爽,得名清补凉。
清补凉被誉为“舌尖上的清凉”,苏轼赞其“椰树之上采琼浆,捧来一碗白玉香”。要说这碗清补凉里有什么样的美味秘密,离不开细致二字。一份口感鲜甜的清补凉需要多方面的仔细打磨。挖取椰肉,搭配新鲜半熟椰子水,研磨过滤后煮制三小时。
海南清补凉的原料少则十几种,多的用到二十多种,基本是就地取材,通常包括红豆、绿豆、麦子、玉米、红枣、西瓜粒、菠萝粒、凉粉块、珍珠、薏米、芋头等。
在海南,没有哪一种小吃可以像清补凉一样把十余种完全能单打独斗的配料化零为整,变成一份斑斓清爽的味觉什锦,把一种恒久而直接的清凉感扎进食客的心里。
宋代医家陈昭遇在《太平圣惠方》中提及:“夫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毒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于伤人。”清补凉中的百合、北沙参、玉竹养阴润肺,莲子、芡实、山药、薏苡仁健脾止泻,莲子、百合清心安神。上述药材灵活搭配,能起到滋阴清热、益气养胃、健脾利湿的功效。
外用
“凉感”“降温”齐上阵
科学防晒纵享夏日
说起夏日的“必修课”,防晒一定榜上有名。除了涂防晒霜、打遮阳伞等防晒方式,近年来防晒衣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那么,如何才能防晒效果最优化呢?不妨从科学地认识这些防晒手段开始。
A.凉感、降温……防晒衣真有那么神?
判断一件衣服是否符合防晒衣的标准,需要关注紫外线防护系数与紫外线透过率两个基础指标。根据规定,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必须大于40并且波长315-400nm内的紫外线透过率(UVA)小于5%的纺织品,才能被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防晒衣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保障防晒能力,一种是在面料中添加紫外线屏蔽剂,阻止紫外线透射,避免紫外线照射到皮肤;另一种则是添加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吸收紫外线,避免紫外线抵达皮肤。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营销“凉感”“降温”卖点的防晒衣。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份凉感应该被称为“接触瞬间凉感”。为实现这种瞬间凉感,许多厂商会在纺丝之时加入一些提高纤维导热性的材料,从而增加人体的传导散热。当皮肤接触到衣物时,面料能够迅速传递热量,皮肤就会获得凉爽的感觉。
其中,木糖醇常被引入到纤维内,因为它易溶于水,且在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的热量,能给使用者一种凉爽的感觉。但也正因为它溶于水,所以在洗涤几次之后,这种有效成分便会逐渐流失,清爽感也将大打折扣。
最后,给同学们“码”个重点:天然纤维中,亚麻的防晒效果最好;化学纤维中,涤纶的防晒效果更佳。深色系的防晒衣相对较浅色的效果更好;织造结构紧密度越高、越厚重、透孔率越低,防晒效果越好。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喜好综合选择。
B.用完变“白肺”?防晒喷雾安全吗?
关于防晒喷雾的争议一直很多。此前,有新闻报道,一位20岁的男生在使用防晒喷雾时,把喷雾吸进了肺里,产生了过敏反应,导致肺部出现“白肺”。这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防晒喷雾,真的安全吗?
风险确实存在,但可以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来规避。首先,防晒喷雾不要直接喷在面部,它会形成气溶胶,这些包含着液体或固体小颗粒的悬浮物很容易经鼻腔、口腔吸入到呼吸道、消化道中。正确的喷洒方法,是喷嘴靠近手心,喷在手心后拍匀,再拍到需要防晒的皮肤区域。重复几次,以确保防晒喷雾在皮肤表面均匀成膜,不留空隙。另外,户外补涂防晒时,避免在刮风时使用防晒喷雾,因为这会使它更难覆盖住皮肤,并且增加意外吸入的风险。
(记者 王芳 制图 金米 资料来源:《多彩植物 趣味生活》,CBox央视影音、北京科协、第十一诊室、博物等公众号)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