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走四方,玩转“含科量”爆表的夏日游线

2024-07-06 09:22

来源:

文昌航天发射场

张掖七彩丹霞(王丽红 摄)

故宫

航海博物馆

昆虫博物馆

沈阳铁路陈列馆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

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将其作为新时代强国建设的奠基工程。为此,2022年,中国科协认定800个单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同学们的科学实践性学习提供平台。2023年,教育部等18部门联

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其中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随后,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今年各省市也相继发布了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科学研学线路。这个夏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含科量”爆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量吧!

A

探寻“诗与远方”中的科学宝藏

线路1:一起去看火箭发射

感受一场宇宙级的浪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过大山大海,都不及“火箭发射,我在现场”!看过火箭发射的人常说,那种震撼和感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广袤的宇宙,写满了未知。那些想象力都无法触及的地方,就是少年们未来施展的空间。暑假,最适合来一次航天主题游,去看一场惊天动地的火箭发射,感受一场宇宙级的浪漫。

我们首先需要做足功课,研究国内有哪些地方可以看火箭、特点是什么、什么时候会有发射任务等等信息。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酒泉、太原、西昌和文昌四大陆地航天发射场,一个海上发射场——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在网上搜索发射场名+发射计划,就能明确出行计划,然后再定行程。

其中,西昌航天发射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建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提供日常旅游参观、航天科普研学、观摩火箭发射等业务。也就是说,无发射任务可进场参观、有发射可定点参观,通常这里发射的火箭吨位比较小,观看位置比较近。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这里有海景加持,再加上文昌一般发射的是大型火箭,场面非常壮观,地动山摇,震撼人心,因此人气超高。此外,这里还建有文昌航天科普中心等学生研学游配套设施,能帮助我们学习很多火箭知识。

烟台海阳东方航天港位于烟台的海阳市,是国内最大的商业卫星海上发射基地,有一个火箭总装厂和一艘改装发射船。从2019年6月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以来,截至2024年4月已发射了10次共计57颗卫星。根据目前的信息,今年7月,这里将有一次发射计划,卫星将在近岸海上发射,大家能在海平面的衬托中,欣赏到火箭划破天际、直指苍穹的非凡景象。

线路2:穿越河西走廊

体验自然的神奇和创新的魅力

河西走廊属于祁连山地槽边缘拗陷带。新生代时期,印度板块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撞上了欧亚板块,使整个欧亚板块东部受到了剧烈挤压,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被迅速抬升,并推动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阿尔泰山的抬升。祁连山大幅度隆升,使得走廊地区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来的洪积、冲积物。

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大片绿洲。而走廊的其他区域以风力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戈壁和沙漠广泛分布。

在整个走廊地区,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自古为沟通西域要道,“丝绸之路”也经过这里。因此,河西走廊是一座天然的科普研学博物馆,这里融合了沙漠、戈壁、丹霞、绿洲等多种极致风光,也有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和阳关等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人文景点;行走于此,既能汲取地理、历史、建筑、美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又能领略西部自然风光。

如,张掖七彩丹霞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雅丹魔鬼城被称为世界上一个不像地球的地球之地,无风时一片寂静,遇风便奇声阵阵,能让我们掌握风蚀地貌地质成因,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莫高窟除了拥有令人惊叹的艺术宝库,还拥有多个“唯一”和“第一”: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内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从莫高窟出发一路向东,一路上我们都能领略到是“技术+创新”让河西走廊上众多“绝学”变“显学”,使诸多文化瑰宝火爆“出圈”,以全新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线路3:走进北京的古代建筑

领略木作榫卯的智慧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2009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负责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连接方法,以模数为设计和加工生产的尺度标准,以“八大作”为主要施工内容。柱、梁、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了建筑的框架结构。

这项技艺源远流长,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传统木结构建筑标志性的榫卯技术就已经出现。从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逐渐变得程式化、标准化和模数化。如今,我们要欣赏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首选的研学点一定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建筑群之一,展现了中国历代匠人最巅峰的技艺。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最精致、最多样、最高规格的古代木建筑营造技法。位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其中最经典的建筑。皇家建筑斗拱层数越多,殿宇面积越大,脊兽数量越多,殿宇等级越高。其中,太和殿是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其屋顶脊兽有10个。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也是我们了解木结构建筑的绝佳去处。该馆的镇馆之宝,是珍藏在太岁殿内的“北京隆福寺藻井”,被誉为“稀世国宝”。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顶部的装饰构件,建筑的等级越高,藻井的层数和花纹就越瑰丽繁复。馆中还陈列了窗棂等古代建筑形制,其精美造型和独特匠心一定会让你惊叹。

此外,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也不容错过,这是北京唯一一家以传统木作文化和技艺为主题的博物馆。从桌椅板凳到农林工具,中国的发展史中几乎都有木作的身影,这个博物馆展有上万件百年历史的木质老物件。节假日,馆内还会组织木作体验活动,让你在动手实践中领略到木作榫卯的智慧。

B

体验特色场馆中的科学魔力

场馆1:中国航海博物馆

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上海。该馆于2010年对外开放,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分设航海历史、船舶、航海与港口、海事与海上安全、海员、军事航海6大展馆,海洋、航海体育与休闲2个专题展区,藏品超2万件(套)。

其中,航海历史馆是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重点展馆。能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历史时空,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船只,感受中国古代航海史源远流长。该馆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展区。同时历史馆以技术副线为引线,将浮力渡水、独木舟、木板船、帆、桨、橹、舵、指南针等造船和航海技术随时间主线并行展开,让观众更深入了解中国航海技术的发明与演变过程。

船舶馆分为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制造两个部分,通过对船舶结构、设备及建造的分解、介绍与展示,呈现给观众一幅清晰、透明的船舶“图纸”。

此外,馆内展示的《大明混一图》复制件是热门打卡点。《大明混一图》原图绘于明洪武年间,是我国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参观完中国航海博物馆,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略海洋,中国古已有之”,而下一步建设海洋强国也等待着我们新一代建设者的加入。

场馆2: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

亚洲最大昆虫博物馆

被众多媒体称为“亚洲最大昆虫博物馆”的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藏超过100万件,包括世界最大与最小的昆虫种类、各国评选的国蝶等,其中属于世界之最的昆虫达70余种,包括世界最大的蝉——帝王蝉,世界上翅膀面积最大的蛾子——蛇头王蛾等等。其中,共获得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世界最长的昆虫——中国巨竹节虫;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越中巨齿蛉;世界最大的蚊子——巨大蚊。

该馆还是一家研究机构,对中国蝴蝶等珍稀昆虫研究历史已长达20余年,与美国热带鳞翅目学会、英国皇家昆虫学会、日本昆虫学会等国际顶级权威昆虫学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在海内外出版过多部重要昆虫学著作,发表论文及科普文章数百篇,成果获得过多项国内外大奖。

目前,该馆正在和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合作,采用被称为时域技术的三维展示技术制作数字昆虫标本。这一技术在不同的光线场景下对昆虫标本进行高精度扫描,放大昆虫标本的细节,让观赏者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观赏昆虫,并将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以及鳞片表面细微的结构等我们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昆虫细节和特殊色泽,立体还原呈现出来。

场馆3:沈阳铁路陈列馆

火车迷必去的“铁路文化”馆

沈阳铁路历史悠久,从1891年清政府修筑关内外铁路起,迄今已走过131年的岁月。

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山丹街的沈阳铁路陈列馆,是东北最大的铁路行业博物馆。铁路机车是展示铁路发展史的标志性装备,该陈列馆中的机车和车辆总计68台,也是馆中最珍贵、最丰富、最令人震撼的收藏。从古老的颇勒型蒸汽机车,到最先进的动车组,用实物展示了火车机车经历的四个时代的变革。分别是蒸汽机车展示区、内燃机车展示区、货运列车展示区、硬座车及动车组展示区。

沈阳铁路陈列馆也为游客们提供亲身体验开火车的机会。陈列馆的一辆东风4-1029号机车,是唯一可以登上去参观的内燃机车,游客可以登上机车,坐上驾驶室,手握操纵杆,近距离接触机车室里的电动仪表、机车信号、控制手柄,感受火车运转的每一个细节,感受火车司机的豪情。这个暑假,不妨拿起铲子,模拟将煤炭送进炉膛,体会一下“火车人”之美。

场馆4:南方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

亚洲三大人体馆之一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京溪沙太南路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八一路,是集人体解剖学、数字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生命科学馆之一,被称为亚洲三大人体馆之一。

馆内共收藏展出各类人体解剖、病理和生物标本约2200件,设置有生物标本区、病理、组织胚胎标本区、大体标本区、3D打印等多个区域,其中的展品不仅揭开了人体科学的奥秘和真谛,也作为科学珍品给公众带来艺术的享受。

该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个心血管铸型标本,这是用“数字人之父”钟世镇院士发明的管道铸型技术制作的,诞生于1978年,是国内第一件人体管道铸型技术的标本成品,一经展出就在整个学界引起轰动。

令人意外的是,这里还能帮我们回答“理发店为什么要放三色灯”这个问题:在中世纪,欧洲人认为毛细血管中沉积的大量的毒素会导致人生病,所以他们在肢体的末端切口放血,以排出毒素,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但操作不当也会导致病人感染,甚至死亡。当时许多外科医生认为放血不科学不愿意做。但为了挣钱,理发店的理发师承担起了放血的工作,就在店门口放置一个转灯吸引顾客。

(记者 王丽红 整理 制图 金米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广电总台、《成都日报》、南方医科大学官微等 图片来源:各景区、博物馆的官网或官微)

作者: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