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7月1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安徽省近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和协助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救灾工作。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当日继续组织防汛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会商,视频调度湖南、安徽、江西等9个省份,研判汛情发展态势,进一步安排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根据会商结果,当前广西、贵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天气持续,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太湖流域等持续超警,湖南、江西、广西、贵州等地降水集中,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等多灾并发风险高,黄淮地区需特别警惕旱涝急转的风险。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督促各级责任人在岗在位,组织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要紧盯重点部位做好巡查防守,高度重视圩垸堤防管涌、渗水等险情以及重要堤防、水库的巡查防守。要狠抓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落实,关注临山沿河的旅游景区、偏远山区的乡村等区域,前置应急力量和物资装备,要特别关注山丘区地质灾害的滞后性,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
此外,国家防总维持针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的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和针对黑龙江、江苏、广西、贵州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针对强降雨影响地区,应急管理部利用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监测系统,对重点企业开展每日分析监测并及时提醒地方重点关注;调派无人机通信平台保障湖南怀化等地部分村庄应急通信。
新华社武汉7月1日电 记者1日从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截至当日21时50分,长江汉口监测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27.30米,为长江武汉段自2020年8月以来,近四年首次达到警戒水位。
据了解,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干流及两湖水系多条支流超警。长江中下游干流主要控制站莲花塘、螺山、汉口、大通等站水位较历史同期均值偏高2.27至3.37米。6月27日6时,长江汉口监测站水位正式突破设防水位25.00米。
水文气象预报显示,7月1日至2日,长江中下游仍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强降水过程,主雨区位于洞庭湖水系西部及长江中下游干流附近。3日至7日,雨带将西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
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目前已累计出动巡堤查险人员共14547人次,封堵闸口70座,搭设防汛哨棚341个,严格落实巡堤查险工作。
新华社南京7月1日电 江苏省水利厅1日12时15分升级发布长江江苏段洪水黄色预警,受强降雨及长江中上游来水影响,1日12时,长江南京站水位上涨至9.25米,超警戒水位0.55米,预计水位还将继续上涨。
江苏省水利厅1日4时许升级发布水阳江洪水橙色预警,受上游来水和长江潮位顶托影响,水阳江水碧桥站水位已于1日3时30分涨至12.31米,超警戒水位1.81米,预计水位还将继续上涨。
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江苏多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各地闻“汛”而动,严阵以待做好防御工作。南京连日来不断强化预警响应,每日联合气象、水利部门会商研判,监测预报长江、水阳江、秦淮河等重点河湖水位变化,每日发布水雨情预测专报,为防汛调度提供重要支撑。
水利部门提醒,受影响区域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汛工作;气象等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社会公众做好防灾避险。
(内容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