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门槛“出国务工”、面向全球提供“高薪岗位”……在传统的“投资理财、婚恋交友、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等高发诈骗套路逐渐被群众熟知的情况下,犯罪分子将目标投向更年轻、有求职和自我提升需求的群体,“境外招工”“职称评定”“学历提升”等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开始逐渐冒头。
昨天,上海市公安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宝山警方已成功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00余起,并连续捣毁两个“境外招工”诈骗团伙,该类诈骗案件系全市首例。
警方介绍的案例中,一名受害人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境外务工相关资讯,通过添加客服咨询后,被高薪岗位所吸引,便缴纳了2万余元手续费,但等待四个月后仅获得了一张旅游签证;另一名受害人仅通过“线上视频面试”就直接获取了所谓“境外劳务岗位”,并缴纳了28800元的签证费、律师费、交通费、服务费等,随后就签订了工作合同,并由中介公司出具了资质初审和多个国家的工作匹配表,但始终被代理公司以“材料不全”“暂无合适岗位”等理由拖延办理。
发布会上,警方表示,除了这类“境外招工”诈骗案件,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和态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诈骗手法迭代变化。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例如,假冒“沪惠宝”客服诈骗、演唱会门票诈骗、机票退票诈骗等。二是诈骗对象更加精准。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话术,例如针对中老年人的投资理财诈骗和针对学生群体的网络游戏诈骗等。三是涉诈概念和手段更新。利用虚拟货币、智能AI、GOIP、远程操控等新手段不断更新迭代犯罪工具。
警方提示,暑期和毕业季来临,对广大市民和学生有以下防范建议:
一是保护个人信息。广大学生应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过多个人资料。二是警惕招生类、就业类诈骗。中高考后,警惕所谓的“内部指标”“特殊渠道”等招生诈骗,所有招生信息应以官方渠道为准;寻找兼职或就业面试时,要对招聘信息来源进行核实,警惕先交押金或培训费的工作机会。三是旅游出行需警惕。预订机票、酒店、门票等时,要通过官方网站或信誉良好的代理商,收到退款和改签赔偿推送应进行核实。四是网络购物擦亮眼。网上购物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和商家,不添加平台外账号,注意保护支付信息,不轻信退款、退货的非官方联系。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