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露天电影,承载了一代人的难忘回忆。上周五晚上6点半,绍兴越城区陶堰街道南湖村花庄一号公益电影放映区坐满了等待的村民。“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越城区农村电影放映暨“我陪爸妈看电影”公益电影主题活动在这里开启。旁边运河消夏集市上,荷花货郎、咖啡茶饮等业态丰富了村民的观影体验。
重温儿时露天观影体验
夜幕降临,光影交错。荷花湖畔,香远溢清。活动当晚,尽管天气有些闷热,村民的观影热情并没有因此消退。露天观影区的位子旁,活动主办方贴心放置了扇子、矿泉水等消暑用品,还有观影标配爆米花。挑担郎、簪花郎、皮影戏等好玩的互动场景,则增添了现场的热闹气氛。
南湖村村民张艳飞晚饭后带着婆婆和女儿来到了放映点。“听说有公益电影放映,我提前在线上报了名。吃着西瓜看着电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热闹场景。”在张艳飞的记忆里,儿时每当村里放映电影,十里八乡的人群赶来聚在一起,仿佛庆祝盛大的节日。那时候放的露天电影,张艳飞印象最深刻的是武侠片。她说,小孩子们看着那些武林大侠飞来飞去,刀光剑影,别提有多兴奋了。
“后来家家户户有了电视,农村露天电影渐渐少了。”张艳飞说,“现在政府部门让露天电影回归村里,放映条件也比以前好了,让我们在重温儿时记忆的同时,能够多陪陪父母和孩子。”
晚上8点钟,黑白电影《英雄儿女》片头一放,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我最喜欢看战争片,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村民刘阿姨说,她年轻时没有条件看电影,每次听说村里放映露天电影,她都会不惜跑十里地去看,如今家门口放起了露天电影,自然不能错过。
打造运河文化观影带
在网络应用广泛普及、城市影院随处可见的今天,露天电影成为了一种乡村记忆,但它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值得铭记与传承。
为此,今年以来,在绍兴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慈善总会的支持下,越城区把古老大运河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古越大地蕴含的孝德文化紧密结合,设计了“我陪爸妈看电影”这个有温度、重温情的项目。活动将通过“多场景”放映、“多业态”赋能、“多元化”互动,在浙东运河沿线13个镇街构建“运河文化观影带”,串联式打造独具标志性的农村电影放映品牌。
“我陪爸妈看电影”公益乡村电影项目有5000多部片源,从黑白经典到彩色巨制,从默片时代的佳作到数字特效的视觉盛宴,各种年代的电影应有尽有。同时,越城区正在引进新设备、新终端、新技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首场活动在陶堰街道举行后,“我陪爸妈看电影”公益乡村电影项目将走进富盛、皋埠等镇街,打造一批乡村公益电影品牌放映点。“除了以前的老片子,我们还将对接相关影视公司的资源,引进最新院线电影,让村民在家门口能同步看到当下的热门影片。”越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立钊介绍。
据了解,从2006年到2023年,越城区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7万场,观影人数多达700万人次。前不久,越城区还被纳入全省农村公益电影改革试点区,创新农村电影服务形式。胡立钊说,借着陶堰街道运河文化主题活动,越城区特别推出“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乡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打通农村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公益电影成为弘扬传统美德、赋能乡村振兴、传播运河文化、实现精神共富的重要平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吴可蒙 文/摄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