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沈园社区宣传直播间,我们是社区师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垃圾分类……”6月25日上午9点半,塔山街道沈园社区三名社区干部黄永、俞苗土、冯喆穿上长衫,摇起折扇,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直播。
据介绍,为了以“第一视角”呈现分类投放情况,让居民更有代入感,沈园社区另辟蹊径,通过直播这种新形式宣传垃圾分类。
在直播间,“师爷”们用绍兴话风趣地向大家介绍了有关知识,混杂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和垃圾如何分类等知识,并邀请各党支部党员积极与线上主播进行互动,鼓励党员、群众自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直播前我们在居民群里做了‘广告’,一方面是想让居民来支持我们,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种新方式可以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黄永说,进入直播间的居民挺多的,其中有不少还留言互动。
记者了解到,沈园社区的“师爷”已经组队一年多了,之前还曾自编快板小品来宣传垃圾分类,效果不错。“通过直播的形式,可以和线上的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及时跟进相关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的宣讲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展开。”沈园社区书记封小春表示,今后社区也会多采用直播的形式开展各类宣传。
在罗门社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方式也与众不同。社区启动了“网格员+志愿者”模式,联合社会组织净禾分类督导志愿者开展“傍晚‘垃’家常”垃圾分类督导科普行动,趁着晚间5点至8点居民下班、吃晚饭时间,利用居民晚间到环保小屋投放垃圾时间,敲门入户、桶边督导,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罗门社区党委书记裘胜兰表示,社区通过匹配智慧垃圾分类数字化监管平台数据,了解不常参与分类、分类情况较差住户数据,再通过“傍晚‘垃’家常”方式入户科普,收集居民意见建议,指导居民参与分类投放,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李颖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