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京揭晓。我市上虞籍乡贤、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教授章晓辉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团队合作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消息传来,家乡父老纷纷为章晓辉竖起大拇指。26日下午,记者电话连线在京的章晓辉,请他谈谈获奖感受和对家乡绍兴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获奖的项目叫‘创建外周—中枢通路修复肢体运动障碍的重大技术突破及理论创新’。”章晓辉开门见山,“这要归功于团队的努力,特别是医学临床团队的努力。”
“获奖项目植根于近35年的探索和研究。”章晓辉说,一切创新性发现都依赖于长期的积累,科学研究要有深耕和越挫越勇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近年来,章晓辉团队在《自然—方法》《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自然—通讯》《科学导报》《神经科学期刊》等国际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提示大脑学习和可塑性神经机制的原创性发现。如在《神经元》发表的论文入选由国际权威学术出版社细胞出版社遴选的2017年5篇中国年度论文,迄今为止已被国际同行引用接近300次,充分显示他和他的团队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国际神经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力。
离不开家乡教育和培养
“古越之地历来尊师兴教,家乡涵养了我崇尚科学的追求,感谢家乡。”章晓辉坦言。
章晓辉出生在“中国葡萄之乡”上虞区盖北镇下属丰富村,在儿时的记忆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植的都是野藤葡萄。“父老乡亲很勤劳,靠双手把昔日滩涂变成‘江南吐鲁番’。这种精神,一直影响和激励着我成长。”章晓辉说。
1990年8月,东关中学毕业的他以不错的成绩,进入杭州大学生物系。“高中三年,老樟树、后濠湖等成为记忆中抹不去的痕迹。”章晓辉说。
“章晓辉是班里的班长。他很聪明,学习也很刻苦,各门课程都冒尖,体育也强,还是一名乒乓球高手哩。”今年58岁的上虞中学教师章国强回忆。章国强是章晓辉在东关中学3年的班主任。“这次章晓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微信同学群里,同学们纷纷表示祝贺,我并不觉得意外,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章国强一笑,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
据介绍,杭州大学毕业后,章晓辉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并在1999年获神经生物学博士。此后,他又飞赴大洋彼岸,在美国师从国际知名神经科学家薄慕明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3年,章晓辉回国后,一直从事大脑可塑性方面的研究,并获得“人类科学前沿计划”国际组织事业发展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赛洛菲·安万特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张香桐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等殊荣。
打造现代医药产业新高地
“绍兴作为活力四射的城市,要加快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群新高地。”连线中,章晓辉对绍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寄予厚望。
他说,绍兴现代医药产业实力雄厚,涌现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是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绍兴通过“名士之乡”英才计划,集聚和吸引大批行业领军人才,为现代医药产业崛起夯实了基础,未来前景可期。
章晓辉说,当前,一方面,绍兴要布局新型诊疗技术和药物研发,加快抢占风口。除传统的小分子药物产业外,投入一部分资源引进开发研究新型诊疗技术或药物的初创公司或产业公司,如新兴发展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基因+细胞治疗以及AI辅助的诊疗技术或药物开发,这些将成为下一个产业风口。另一方面,建立医药研发完整产业链,包括AI智能计算、小分子合作、基因和细胞合同研究组织等多个链条环节,并开通建立新型研发药物在附近医院临床试验的渠道,推动现代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范文忠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