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同斗门街道杨望居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建明一道,见到了被安置在村集体附房的四级言语残疾独居老人王金条。“天气热起来了,早上我刚给屋子装了窗帘,老人的头发也是刚剪的,别提多精神了。”黄建明说。
记者环顾这间15平方米的房间,只见装修整洁,地上铺满墨绿色的防滑垫,洗漱物品、被子、床垫、锅碗瓢盆等陈列整洁,沙发、空调、冰箱和电视机等一应俱全。
为何一间集体附房会成了王金条的养老之处?黄建明娓娓道来,原来王金条是村里的一位独居孤寡老人,身体有残疾又常有病痛,一直是杨望居和斗门街道相关人员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
今年王金条又因“三高”住院,黄建明得知后,迅速与斗门街道残联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老人家里看望,当看到老人家里的4个自来水龙头只有1个能用、药也吃完了、环境脏乱时,在场的人都皱起了眉头。这一场景,也深深刺痛了黄建明的心。
考虑到王金条家已无法进行房屋无障碍改造,黄建明同街道相关人员商议,最终达成共识,将其安排在杨望居的集体附房居住。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他,及时掌握了解情况,我们常在一起吃饭。”黄建明告诉记者,他每天买菜、做饭,为老人提供合理健康的饮食,确保老人营养均衡。此外,王金条还需要长期服药和注射胰岛素。“虽然自己并不专业,但可以学。”黄建明坦言,看得多了,现在自己也能给老人注射胰岛素。
求医问药、照顾起居、聊天陪伴……是黄建明陪伴王金条老人的日常,在他办公室抽屉里,还存着一个专属的文件袋,里面存着一堆备注着日期的配药单、体检报告单,细数有30多份。在黄建明的悉心照料下,王金条的身体和生活面貌已大有起色。近期,王金条的体检报告单显示,他的多项指标都有好转。
不只是照顾独居老人,平时村民遇到困难,黄建明出钱又出力。村民们都说,黄建明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杨望居村民,行孝老敬亲之事,存孝老敬亲之心,是当之无愧的孝老爱亲模范。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通讯员 叶小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