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艺术乡建要善于借势借智借力

2024-06-27 08:11

来源:

马山街道尚巷村深挖“师爷文化”资源,打造师爷文化品牌,设计“骆师爷”卡通形象,推出系列文创产品,去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0万元,利润30余万元。

一个个卡通形象,一件件书包、水杯,为村里赚得了真金白银。尚巷村的这一创新之举,让绍兴师爷文化与文旅市场深度融合、开花结果,这既得益于前期的品牌提炼与基础投入,更有赖于如今的艺术乡建赋能师爷文化,通过文旅点睛让骆大师爷“活起来”,让师爷后人富起来。

探寻尚巷村的师爷文化IP成长轨迹,不难发现该村的成功秘诀。一是注重特色、精准定位,紧扣名人乡贤做文章,以名扬名,让村“出圈”;二是深挖内涵、厚植文化,村干部赴全国各地找资料,清华大学团队量身策划,用心讲好师爷故事,营造浓厚的师爷文化;三是面向市场、持续创新,乡村文化产品也要多样化,师爷文化更要接地气聚人气,让“师爷IP”走出去,让“师爷粉”走进来,擦亮的是“骆照故里·师爷尚巷”的金字招牌,促进的是乡村振兴与富民强村。

近年来,艺术乡建正在大力推进,我市的“文化润乡”工作已激活并打造出一批文化乡村,最近出台的“文化特派员”制度更是连人带资金开展驻村文化服务,可以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已走进春天里。那么,如何让艺术乡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尚巷村的师爷文化IP火热“出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质样本,既要坚持特色、深挖内涵,更要精准定位、扬长避短,同时要让专业人才走进来成为艺术智库,让乡村文化走出去扩大“朋友圈”,让潮流文创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借风行船,最终打响乡村文化品牌。

村干部们走出去,文艺人才请进来,乡村文化热起来,名人老宅活起来,艺术乡建必须要厚植乡村文化的土壤,结合时尚文化的载体,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土文化,弘扬乡村情怀,才能使乡村的文艺之树茁壮成长,结出硕果,才能让村民分享文化红利,实现家门口致富。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司马轻侯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