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雨下个不停,就怕断了的枯枝进入河道,造成堵塞。”6月18日下午4点,准备好防汛物资后,新昌县南明街道桃源村黄贡坑村级河长、桃源村党总支委员吴航凯开始出去巡河。
黄贡坑全长约1000米,坑宽平均5米,是桃源村黄贡坑自然村的行洪通道,最终流入桃源江。“黄贡坑从山顶流下,巡河路段不好走,来回一趟差不多需要40分钟。”吴航凯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原生态,让河道里的花草任意生长,但也怕大的枯枝堆积在花草上造成河道堵塞。所以,清除枯枝成为吴航凯巡河的重点,一旦发现,就会下坑设法打捞上来。
黄贡坑顺流而下,在山脚之下,两岸居住着几户村民。“平时,巡河的时候如果遇上了就会嘱咐他们把家门口的河道环境保持好。”吴航凯说,同时,村里也关注村民的安全,前几年加高加固了河岸。
顺着黄贡坑,一路来到桃源江,看着滔滔江水,吴航凯突然发现江面上有断了的竹子枝丫和少许包装纸,他立刻拿出手机拍下照片,上传到村里的工作群,将这个情况告知相关河长。“除了河长,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都会关注河道清洁和安全,共同守护好‘聚宝盆’。”吴航凯说,作为退伍军人,今年他被编入街道人武部应急连,开展抽水泵、特殊情况处理等相关培训,以备不时之需。
这几年,桃源村开展了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工作,清理各类涉河违章建筑、沿河瓜棚、非法种植物,搬迁沿岸垃圾集中收集点,同时健全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保洁,确保桃源江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
桃源村位于天姥山脚下,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必经之地,依托浙东唐诗之路核心段提升项目的推进,桃源村进行了村内道路升级、墙体立面改造、采药径修缮、桃源江整治等工程,拥有了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接下来的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唱好“戏”,享共富。“游客中心将在8月底完工,到时游客来村里能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务。”吴航凯说,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带来了人气和流量,也将大大增加村民收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潘晓林 编辑: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