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古代诗人游绍“打卡”

2024-06-22 11:47

来源:

绍兴自古多名士。明代文人袁宏道在《初至绍兴》一诗中曾有过诙谐的比喻:“船方革履小,士比鲫鱼多。聚集山如市,交光水似罗……”的确,稽山鉴水这方浙东沃壤,风光秀丽,文物遍野,为众多风流雅士、官宦硕儒提供了作诗填词的素材,如宋代王十朋的赋诗名篇、咏越佳作《会稽风俗赋并序》《民事堂赋》《蓬莱阁赋》等。

本文记录的,则是一位青年才俊即清人杨隆行书写绍兴名胜的诗篇。发掘这些200多年前的遗诗,兴许对了解千年古城的人文会有裨益,或将对绍兴的文明城市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杨隆行(1788—1811),字素存,号翕园,世居诸暨城郊江东,为清代光禄寺署正,加二级四品封典,诰赠中宪大夫。杨家自高祖起,以耕养读,潜德弗耀。翕园幼有殊秉,读书过目成诵。时任云和县学教谕的叶敬先生(道光乙酉拔贡生,钦命武英殿校录,曾校《康熙字典》,著有《树萱堂集》),将其喻为唐中期诗人李贺。

翕园先生认为“诗以言志,必有性情。有兴会,始克成章。若率尔操觚,直谰语耳,曷足贵?”所以,凡先生所作之诗,总是镂心刻骨,诗风与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相近。

令人惋惜的是,天妒英才,饱读诗书、满腹珠玑的翕园先生,年未过三十而遽谢尘世,其诗词创作戛然而止。诚如2009年诸暨城南杨氏一族续修宗谱时,发现叶敬先生在老谱所载《翕园先生传略》中的喟叹:“优于才而啬厥寿。”

翕园先生生前著有诗作两卷,不幸在1861年太平军攻打绍兴、诸暨时焚于战火。现存于《暨阳倪杨氏宗谱》中的29首遗诗,为其家人从故纸堆中搜罗、捡拾,吉光片羽,殊为珍贵。更为珍惜的是,与之同时代的硕儒叶敬先生对这些诗作有过“神骨空逸”“清光幽映”“王(维)孟(浩然)神骨,自觉幽隽”等点评。

笔者看到,翕园先生遗诗中,有10首直接描写了绍兴名胜古迹。叶敬先生撰写的《翕园先生传略》中记载:“读书之暇,兼事货殖,所臆度多奇中。家由此起,是则才大者,固无所不可云。”可以想见,翕园先生这些关于绍兴名胜的诗作,或与其曾事经商,并多次游历绍兴山水风光有关。

元明清之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不亚于从那个时代发展起来的戏曲、小说。翕园先生是清代诗人,将其关于绍兴名胜的诗作发掘出来,让其流传于世,可能会对文化名城的宣传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杨伟春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