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每一架无人机 都有“身份证”,越城全力打造低空经济“安全底座”

2024-06-22 11:45

来源:

近日,越城区公安分局与浙江绍兴安邦护卫有限公司携手,依托无人机信息采集中心和低空安防管理中心两大中心建设,打造了一个集安全监管、预警、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低空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护航低空经济发展的“安全底座”。

昨天上午,在鉴水科技城无人机安防管理中心内,记者看到了这个投入使用不久的低空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有低空飞行监测、业务信息管理、空域协同管控综合记录查询等七大功能模块。越城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警航队队长屠敏介绍,根据规定,微、轻、小型无人机有适飞、管控和禁飞空域,且飞行高度不能超过120米,比如越城的主城区基本都属于管控区,飞手需提请申请,一旦违反条例都属于“黑飞”。随着越城低空快递物流航道的开辟和运行,若民用无人机未经申请许可随意闯入航道的立体空间,也属于“黑飞”,而今后都能通过无人机公共安全监管平台进行监管、预警以及处置。

七大模块中,让记者最惊叹的是低空飞行监测模块。当使用该功能模块时,屏幕上可以直观显示无人机的实时位置、基站位置、预警布控圈等信息。越城公安通过整合无人机注册信息、设备信息、飞行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构建起与外单位信息共享、线索流转、协同处置渠道,共采集到10000多架无人机信息。“一旦涉嫌‘黑飞’,平台就会报警,我们可通过报文基站侦测功能锁定无人机的实时位置,并同时通知路面巡防警力前往处治。”屠敏说。

“在报文侦测基础上,我们创新研发了‘一机一码’的感知管控新模式,即运用物联网射频技术,通过推广安装RFID(射频)标签,使每一架无人机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浙江绍兴安邦护卫市场部经理王纪平向记者展示了这个标签,标签很小,呈圆形,正面有一个二维码,无人机持有人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实名登记后,公安机关就能利用RFID标签自带的无线电信号,掌握无人机在地面的实时位置,从而对违规飞行发送短信提醒,若多次提醒无效后也会立即推送至街路面巡防力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制。

“我们还在赋予RFID标签更多附加功能,比如添加气象服务、扩大试飞区域、赠送第三方责任险等,希望更多民用无人机能主动申请,让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更加规范,保证低空物流航道运行更加安全有保障。”越城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按照感知全域覆盖的工作目标,越城公安选定103个高空点位、304个地面点位开展感知设备布建,确保各类情况下均能及时掌握无人机SN码、无人机实时位置、高度、航向、速度、轨道及飞手位置、高度等信息,实现对民用无人机的动态感知和管控,截至目前已完成8个高位基站及186个融合基站建设,经数据实测,感知效果良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李颖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