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入梅以来已接诊8例!绍兴一建筑工人中暑被紧急送医

2024-06-22 09:07

来源:

自打正式官宣入梅以来,黏糊糊、湿嗒嗒的天气就一直伴随着绍兴人,不少市民纷纷打趣:如此闷热高湿的天气,比三伏天还要“煎熬”。这不,最近就有一位室外工作者在工作时发生抽搐,送医后被诊断为重症中暑,所幸经过医护救治后并无大碍。医生提醒:湿热比干热更容易中暑!

38岁的吕先生是绍兴柯桥某工地的建筑工人,闷热的天气,让他每天都汗流浃背。

事发当天,他和往常一样来到岗位工作,为防中暑他喝了不少矿泉水,只是这天他只有出汗并未有尿意。到了中午11点多,吕先生腹部突然传来一阵剧痛,紧接着双侧大腿痉挛不听使唤,后被工友紧急送到柯桥区中医医院急诊科就医。

“患者到院后神志清醒,各项生命体征还算平稳,体温在37℃左右。我们进一步检查发现,其肌酐、凝血功能异常升高,电解质也有紊乱情况。”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碧浪说,这是典型的重症中暑中的热痉挛表现,医护人员立即对吕先生进行了补液、补钾等对症治疗,大概几个小时后吕先生症状有所缓解。

据王碧浪介绍,入梅以来,已有8人因中暑被送往他们医院救治。“同样的气温之下,湿热的天气比干热的天气更易让人中暑。”王碧浪说,高温高湿加上空气不流通,人体产热和散热出现了紊乱,就会出现体温调节障碍等热损伤问题。

记者了解到,中暑按照症状由轻到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其中,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症状表现都比较轻微,只需尽快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同时应摄入含电解质的清凉饮品。而市民最需警惕的是重症中暑中的热射病,主要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超40℃,并伴有意识障碍、多脏器功能障碍等,不及时医治致死率极高。

对此,王碧浪建议,虽是梅雨天,没有三伏天这般高温,但广大工作者也要警惕中暑的发生。室内工作者要避免在高温高湿和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室外工作者则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时段下。同时,在补充水分的时候要适当加盐,以避免体内电解质紊乱。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