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认知功能减退,需早筛查早治疗

2024-06-19 09:00

来源: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计算、判断、解决问题能力下降,常伴精神行为异常,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能力明显减退,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痴呆是老年人的“专利”,老年期出现的痴呆,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其实,并不尽然。本期健康大讲堂,我们邀请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黎萍为我们科普相关知识。

可防可控

王黎萍说,前不久,一位女性患者因为记忆力减退,前来就诊。家人代诉患者近两年出现记忆力减退,转身即忘,并常常怀疑旁人偷走了她的财物。经过检查,这位患者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疾病,常见于65岁以上的老人,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词不达意、思维紊乱、判断力下降等脑功能异常和性格行为改变。王黎萍说,近事遗忘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核心症状,患者会记着陈年旧事,但忘记了眼前近旁的人与事,如同脑海里存着一块橡皮擦,擦尽了刚刚记下的痕迹。

随着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病听闻的增多,有不少中老年人,在自己记忆能力不如从前时,会担心自己患上了该病。王黎萍解释道,年龄增长总是伴随着记忆的减退,这种减退只是遗忘事件的一部分,提醒线索后可以完整记起来。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对事件整体的遗忘,无法回忆起来。此外,也有不少患者家属会忧心忡忡地问及该病的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是个少见事件,如果有多个家庭成员在较早期患病,则要考虑遗传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是可防可控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学者联合多个国家的权威教授,历时5年制定并发布全球首个阿尔茨海默病预防国际指南,提出了21条推荐意见,包括:保持体重指数,避免肥胖也不太瘦;多多用脑,比如阅读、下棋;保护头部,避免外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与高血压等。

“概而言之,早年接受良好教育,在其后的岁月里保持学习与锻炼习惯,保持心理健康与良好睡眠,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十分重要。”王黎萍提醒,阿尔茨海默病脑内的病理改变从中年期开始,这种改变与症状出现之间的时间间隔长达20年之久。因而,患病与否,常常与个体行为有关联,想要老年期健康,那就从中年期的自律开始。

原因多样

痴呆,是复杂多样的。除了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期痴呆还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脑炎、外伤、慢性酒精中毒、脑积水,甚至肿瘤,都可能以痴呆为唯一或者突出的表现。“对于痴呆的个体而言,病因的识别十分重要,一些可明晰病因的痴呆,去除病因治疗或可逆转认知损伤。”王黎萍说。

在临床上有一类病人,起病与进展相对快速,常常在数月至一两年间发展为严重的痴呆,称作快速进展性痴呆。这类痴呆,一旦明确病因,多数可治疗。但有时,一些痴呆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也有一些痴呆表现出如阿尔茨海默病般的慢性过程,这时的识别,需要细致的问询与专科的检查。

王黎萍之前遇见过一位记忆力减退而被家人带来寻求帮助的老年男性。这位69岁初中文化的老人,在过去的6个月中,常常记不起刚刚经历的人与事,对简单事件的判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日常家务不能胜任。“这位老人的痴呆,虽是悄然发生,但相比缓慢进展的阿尔茨海默病,略显迅猛,这种突然而至的痴呆,常常暗藏玄机。”王黎萍说,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该老人被确诊为炎症型脑淀粉样血管病。经过治疗,迟钝的老人头脑日渐清明。

“多数痴呆是隐匿起病、缓慢发生的,脑功能持续并且进行性退化,因此,痴呆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王黎萍表示,药物和训练并不能逆转这一过程,增龄与老化犹如一列单程列车,总会奔向它的终点,但是,在疾病早期,我们可以踩一下刹车,让这个进程缓慢下来。

定期对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可以帮助老年人群及早发现并识别认知障碍等潜在患病风险,从而进行及时的早期干预和跟踪治疗,防止认知障碍继续恶化。2022年,我市将重点人群疾病筛查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实事。当年,我市完成了16万余人的老年人痴呆筛查工作。王黎萍说:“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加强筛查意识,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诸丹萍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