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厅里有休闲椅、电视机还有书柜,坐下来办事就像在家跟朋友聊天一样,舒适自在。”昨天,72岁的高炳炎走进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区居民会客厅,对这里的环境和布置称赞不已。日前,该居民会客厅正式亮相,融办事求助、纠纷调解、志愿服务和休息交流为一体,打造居民共同的“家”。
西小路历史街区56号是幢古色古香的老建筑,枕河临街,面积有300多平方米,这里就是西小路社区居民会客厅。记者昨日走进会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型服务台,服务台左侧是休闲区,设有休闲椅、软沙发,还有书柜、茶吧、洗手台以及电视机,两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正静静地看着电视剧《红楼梦》。“这里环境好,有茶水,还能看电视,开放后我们每天都来。”两位老人说。
服务台右侧,配有调解室、会议室等,还融合了退役军人服务站、青年之家、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多功能区域。“我们新建的居民会客厅在社区中心位置,在装修风格、功能布局上摒弃以往‘柜台式’办事模式,改成‘客厅式’服务模式,让居民前来办事像在家里一样。”西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周丽丽说。
居民会客厅不只是装修风格和功能布局变了样,更多的还是服务理念的变化。周丽丽说,他们在居民会客厅安排人员值班,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现场受理、现场处置,减少居民等待时间;对一时难以处置的问题,会转入后台落实专人处理。他们还将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在居民会客厅增加数字智能化设备,为居民和游客提供线上查询、办事、特色景点介绍等便民服务,成为历史街区文商旅展示窗口。
采访时,高炳炎走进会客厅,说自己家里的LED灯坏了,已经买了一盏新灯,但不会更换。“我马上联系志愿者,去你们家更换。”在服务台负责接待的社区干部顾介艮说。很快,志愿者带着工具赶到会客厅,再跟着高炳炎一同上门,解决了他的烦恼。
据了解,为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公共空间、阵地布局和功能,为群众提供具有“体验感、舒适度、参与性”的优质服务平台,从2022年起,越城区出台实施意见,启动城乡社区“居民会客厅”建设,到2025年底,力争完成城乡“居民会客厅”建设全覆盖。
越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会客厅将采取一岗式受理、全科式办理、走动式服务,以达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最大化、群众体验亲民化”的要求。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