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党纪学习教育总体安排,笔者观看了相关警示教育片。教育片中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尽管职务有大小之分,但无一例外,都是首先在小事小节上失去自律,最终演变成在大是大非面前底线失守,在追逐“钱途”中陷入迷途,令人唏嘘,也让人警醒。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体现党性修养,折射干部作风,绝不可小瞧小视。许多时候,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有可能涉及大是大非问题;一举一动,体现着政治忠诚度和组织纪律观念;一丝一毫,能反映出廉洁自律意识。小事小节,又何尝“小”了?遗憾的是,有的党员干部认为收一张卡、吃一餐饭不过是小事一桩,无伤大雅,在这些“小事”上太认真,就是不通人情。这实质上是党性原则淡化、纪律规矩意识不强的表现。如果放任其发展,难免“温水煮青蛙”,直至“小疾”成“大患”,一失足成千古恨。
“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事实上,古往今来,有作为、成大业者,都特别重视小事小节。这方面,无数优秀党员干部已经用自身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比如,周恩来严于律己,不损公权一丝一毫,不占公家一分一厘;焦裕禄发现儿子不买票看“白戏”后,给儿子补票并对全家进行教育;谷文昌从不允许家人骑公家配给他的自行车,不让他们沾公家的光。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重小节、重细行、重微末,才成就了党性之强、人格之高、形象之大。
从小事小节入手锤炼严实之风,可谓党员干部的一堂“必修课”。它首先需要党员干部慎始慎微、防微杜渐。党员干部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主动打扫心灵上的灰尘,清除思想上的杂念,校正行动上的偏差,时刻铭记“初”不可轻犯、“微”不可轻视、“欲”不可轻为。惟其如此,才能稳住理想信念的“压舱石”,保持共产党人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
要拥有这样一份思想上的自觉,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加强学习。当前,就是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应当看到,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以身犯险,乃至身陷囹圄,关键是纪律意识淡薄,“无知”而“无畏”。广大党员干部务必全身心投入到此次党纪学习教育之中,全面系统学习,掌握精神实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从而真正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方面当好表率,不断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自律意识。
让党员干部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也需要一定的外力推动。当前,各地正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要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深刻揭露违纪违法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法底线失守的堕落轨迹,深度透视其“破纪”“破法”的心路历程,形成“大喝一声、猛击一掌”的震慑,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做到修身养德知于微,从严要求禁于微,注重细节行于微,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