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美术大家打“飞的”来授课

2024-06-18 08:08

来源:

“我是跨越近1300公里、飞了两个小时,专程从北京赶到上虞竺可桢中学为学生们上美术课的!”近日,清华大学硕士、北京西海美术馆执行馆长宋敏握着手中的机票说,“家人知道我要大老远来上虞义务上课,也都非常支持。”

讲台上,宋敏向同学们科普中国现代版画,“它是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是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作为新兴木刻的导师,鲁迅先生曾在上海办了木刻讲习班……”

“由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梦元计划’牵线,让学校美术教育‘攀’上了高等院校的优秀专业师资,大大拓宽了学生眼界。”竺可桢中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1月底,由东关街道杰出乡贤设立的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与其他公益基金直接捐钱奖励不同,该基金会相关成员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进行调研,针对乡镇学校美术老师师资较为单薄的现状,决定通过召集全国优秀青年和艺术家志愿者走进乡村学校,让公益、教育、艺术和社会资源发生更多碰撞,共同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下一代。

“不少国内艺术类顶尖高校,一听说我们的需求,纷纷愿意派出师资。”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刘爱舟说,志愿者老师不拿一分钱报酬,有的为了能准时赶到学校,甚至打“飞的”前来,目前已有10多位高校老师前来义务授课。

几天前东关街道中心小学美术教室,学生们面前的桌上摆放着水印版画教学所需的颜料、木板、刷子等。来自中国美院的何辰昊、赵国庆和杭开诚3位老师轮流上台,通过PPT(幻灯片演示)介绍水印版画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孩子们通过植物和纸本材料拼贴、复刻绍兴市花兰花。在老师们的一番耐心讲解临摹、色彩搭配、构图技巧后,孩子们有的低头专注地在木板上勾勒梦想的轮廓,有的轻声交流创作灵感。“看到孩子们那满心欢喜的眼神,疲惫就立刻烟消云散了。”何辰昊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在心里种下了更多美好的梦想。

“除了为孩子们精心准备教学材料,每堂课我们还组织旁听评分,让下一期开课准备得更充分。”刘爱舟告诉记者,他们打算把这样的美术课由每月一期增至每月两期,并延展到更多的乡村学校。同时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还规划建设乡镇文化艺术中心,为乡村发展赋予更多动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