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晚报报道了越城区推出50余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这意味着市民可以零距离和草坪绿地亲密接触了。
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不同于简单地打开公园大门,更重要的是,市民可以在公园里的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场地搭帐露营、运动憩息,甚至举办草坪婚礼。
以前,公园草坪似乎是一个碰不得摸不得的“娇娃娃”,“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游客只能敬而远之绕着走,基本上成了一个“供起来”的摆设。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中看不中用”。
公园姓公,公园草坪也是,都是为公众服务的,担心草坪践踏损败,公园管理方面要做的是把预案和服务挺在前面,比如设置合理园路、选用耐踩草种等等,而不是一味地告诫游客“这不行,那不准”。
说到底,这是一道选择题:到底是公园应该削履适足以满足游客的诉求,让游客“玩得开、玩得嗨”呢?还是游客必须削足适履满足游园的条条框框,小心翼翼地“让”着草坪呢?如果是后者,相信游客都会用脚投票,远离这样的公园的。
问题的关键取决于公园的考评机制。公园考核不能光考其管理之责,还须评其利用之效,唯其如此,更多试点之外的公园才会争相主动打开大门,让市民共享草坪绿地。
有人担心,如此一来难免“园将不园”,草坪绿地难逃“惨不忍睹”之结局。其实未必,所谓“用进废退”,所谓“流水不腐”,离开人气的滋润,公园注定像一座无人居住的房子,只会衰败得更快。只有在游客的“亵玩”摔打中,公园才会变得更加“皮实”经用。何况,现在游客的文明程度和自律意识早已今非昔比了,管理方法不能过于刻舟求剑。
不要仅仅止于试点,大胆放开更多城市草坪绿地吧!让城市绿地“中看又中用”,才是长久之计。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吴钊谦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