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一批批市民冒着酷暑、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走进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据展览主办方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协调推进司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8月1日开展,到今年6月15日,全国31个省市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港澳台地区的1500多个团组、14万余观众到场观展,展览反响强烈,传播弘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激发了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爱国情感。
展览主题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的思想论断。展览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展品包括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的一批珍贵、独有的文物、古籍。展品中,有体现国家对西藏地方主权的金瓶掣签制度使用的金本巴瓶;有新疆维吾尔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主席的信;有三国时期沈莹所著记述台湾风土人情的《临海水土志》。观众范先生看后说,这个展览既以丰富的史料文物,展示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脉络,又体现出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到场参观学习。
(内容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编辑:黄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