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会打拳的职业理发师 武术大赛摘金夺银

2024-06-12 09:09

来源:

人物名片

裘郑兴,62岁,职业理发师,爱好中华传统武术。从小得到父亲传授“越州八极拳”,带出了一大批年轻武术爱好者。创办了绍兴市武术拳社,带领徒弟参加各级武术大赛,屡获佳绩。个人荣获80块金奖,获省、市最佳运动员、最佳领队,绍兴市武术协会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一代练好武术,强身健体,为国家作出贡献。2022年成为第四批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上班时,左手梳子右手剪子。下班后,拳脚生风,刀剑棍鞭样样精通。这位在渔化桥附近开理发店的“老店王”今年62岁,名叫裘郑兴,身为职业理发师的他还有着另一重身份——越州八极拳传承人。在传承八极拳的道路上,他积极参加多地武术比赛,屡获殊荣,并创办了绍兴市武术拳社,致力于推动八极拳的发展传承。今天,记者带大家去挖一挖这位“老店王”身上的故事。

理发手艺与八极拳都是祖传

裘郑兴的两手绝活——理发与八极拳,其实都是祖传的。

裘郑兴的祖父裘如郎、父亲裘谢庆当年都是村里的“剃头匠”,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给乡亲们理发。这个“剃头担子”就是吃饭家伙,一头连着长板凳,一头连着面盆架子,随时随地板凳一拉,罩布往顾客身上一披,就干起来了。从小耳濡目染的裘郑兴自然也继承了这门手艺,高中毕业后开了理发店,一开就是40多年。掌握着一流洗剪烫染技术的裘郑兴,积累起一批忠实顾客。他还获得了绍兴市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奖,业内名气不小。

但抛开职业身份来讲,裘郑兴的八极拳功夫丝毫不逊色于理发技艺。3岁时,就开始跟在祖父裘如郎身后学习“越州八极拳”。对年幼的裘郑兴来说,一拳一腿就和识字的一笔一画一样,是每天的必修课。“我的祖父有五兄弟,父亲有三兄弟,全是男的,刚好大家一起练拳。祖父过世后,我又跟着父亲继续学拳,平常同辈之间也经常互相磨炼。”大半辈子积累下来,裘郑兴的拳法技艺早练得炉火纯青,武术等极也是八极拳中最高的六段。

说起八极拳,裘郑兴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自古就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八极拳在中华武术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的武术体系全面,覆盖范围广,除了15套拳47个动作,还要配合20种器械,其中包括3种剑,4种刀、棍等。光是一套拳、一种器械,就够练个三年五载的。”

关于八极拳的起源,至今没有统一说法,但名声传开是在清朝。有意思的是,八极拳多分布在北方,开枝散叶生成了多种派系。但在南方却比较罕见。身处绍兴的裘郑兴家族是如何习得这套拳法的呢?

“其实越州八极拳的祖师爷是一名宫中的‘大内高手’,名叫张四成。”裘郑兴说,张四成是四川回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间担任京城善扑营总教头。后来因为犯了错误,张四成为了逃避追捕一路往南,躲进了绍兴乡下的山中。“那时我的祖辈就居住在山里,交通不便,很难进出。张四成住在相对封闭又安全的山中,便将这套拳法传授给当地村民,我的高祖父也在其中。因从越地流传开来了,故取名‘越州八极拳’。”裘郑兴说。

练拳有沉心静气之效

对裘郑兴来讲,练拳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清晨,不论天气如何,他都雷打不动地穿上中式功夫装,提着刀剑,精神抖擞地前往城市广场练习,练足2个小时再去理发店开门。作为城市广场的常客,他总被路过的市民注视。“这位‘老店王’又在练拳了”,大家会好奇地讨论。而在家中、店里,只要一有空,他也照练不误。

“练拳对身体是最好的,尤其是精气神。”虽然年过花甲,但裘郑兴仍拥有一头茂密的黑发,聊起天来神采奕奕,干起活来手脚利索、健步如飞,有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活力。“别人猜我最多只有50岁。”他乐呵呵地说。

练八极拳,对外壮筋骨、提气神,对内还可以修炼心境。裘郑兴介绍,八极拳肘击动作多,虽然发力刚猛脆烈,但讲究的是“劲到头发”,也就是“爆发力”。即使一个最简单的招式,都蕴藏着极为巧妙的劲力。可以说,只有学会正确运力发力,做到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才能真正发挥出八极拳的精髓。修炼运力发力的本身,也是一个沉心静气的过程。

“它会让人悟到快慢相宜之道。比如,发力前蓄劲、运行劲力的阶段,要注意放松,动作要柔顺自然,达到快而不僵、松而不懈的标准,这样才能在节省体力、理顺筋脉的前提下使动作快速到位。而动作到位后的发力,需要迅速、集中,达到刚猛的效果。”裘郑兴一边比画招式一边解释,“如果前期急于发力,图一时之快,容易导致劲力僵硬、不合,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容易伤身。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领悟发力技巧时,也会逐渐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其实,练拳如人生,切不可急功近利。”

因有武术傍身,裘郑兴也会不自觉间多出一种不惧危险的自信与底气,一个人走来走去丝毫不担心,这种自信更是延续到了他的儿子裘家峰身上。“我儿子从小跟着我练拳,胆子也慢慢练大了。第一年去天津上大学,儿子拒绝了我们接送的提议,一个人提着大包小包就往火车站去了,火车到站已经晚上10点,出口处还有黑车司机围着,不时拉扯一下,但儿子就是一点都不怕。那时候他才19岁,从没一个人出过远门,而大多数大一新生都有家长陪去。他说练拳给了他底气。”裘郑兴回忆起这些时,满脸的自豪。

将多种拳法融会贯通

裘郑兴理发店的一角摆着一个人形木桩,有10多年的“岁数”了,是他拿木材花了一个月制作的,专门用来练习咏春拳。只见随着他的双臂与单腿闪动,被“袭击”的木桩发出“咔咔”的脆响。常有店内的客人好奇围观、询问,甚至走上前体验一番。

虽然出身八极拳,但裘郑兴也是咏春拳爱好者。“李小龙是我偶像,他当年也练咏春拳,我就制作了这个桩开始自学。这种拳‘动如风、站如钉、重如铁、轻如叶、守之如处子、犯之若猛虎’,气力消耗少,却打之无形。”裘郑兴一边与木桩“对练”,一边兴奋地念叨。店内的工具架上还放着一个微微生锈的双节棍,裘郑兴没事也会“甩”几下,看着很“唬”人。他告诉记者,这也是他10多年前从买来的《李小龙双节棍自学规范教程》中自学到的。

除了知名度高的武术种类,裘郑兴还接触过“埋伏拳”这样的冷门拳种。2015年,裘郑兴在机缘巧合之下,拜祖籍山东的“埋伏拳”传人刘振江为师。刘振江看他诚心求教、一点就通,便进行了单独指导。从偷师学艺变成正规学习,裘郑兴的拳法日益精进。

“这是一种起源较早的稀有拳术,早前流传于山东,包含许多盘腿、跳步、劈掌的动作,冲击力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的就是这套古拳的由来。传说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相见,项庄舞剑助兴,想趁机杀死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其间所使的一套以肢体语言为主的拳术就是埋伏拳。”裘郑兴对这门拳法兴趣浓厚,研究颇深。为了挽救濒临失传的埋伏拳,练习了2年多后,裘郑兴将埋伏拳进行了申遗,这也是越城区首个以武术类申请的“非遗”项目。

其实在传承越州八极拳的几十年里,裘郑兴已经先后接触并学习了10多种武术门类。他学得很杂,自卫防身术、九节鞭、螳螂拳、形意拳……不拘泥于类型、出处,只要有独到之处,都可学可练。“每种武术至少有一到两个招式是绝妙的。眼光向外放,多学习多对比,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八极拳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八极拳体系的完善。海纳百川,方能博采众长,战无不胜。”他说。

积累多了,裘郑兴也意识到武术其实有共通之处,“像八极拳的冲拳与踢腿,在各门武术中都有相似的影子。而内在的劲力、行气之理,也出现在多个武术体系中。将拳法融会贯通,自然也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了。”

要将越州八极拳推广开去

裘郑兴家里的一个柜子中,堆着满满当当的奖杯、证书以及100多枚奖牌,数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只要一有比赛,我就报名参加。”多年来,裘郑兴热衷于参加国内、国际大型武术比赛,屡屡斩获名次。每次临近外出参赛,他总是先在朋友圈里通知老顾客:“本人因要外出参加武林大会,如需剪发请提前几天来店,以免本人比武后被高手打趴或者致残不能为您服务。”

“赛事交流多起来了,对八极拳的传承推广是件大好事。”裘郑兴说,赛场是一个交流平台,天南地北各派系的武术高手在此施展拳脚。他也希望通过比赛,将八极拳带进更多人的视野。他告诉记者,旧时风气保守,武术仅为了防身或生存,不是谁想拜师求教就能学到一招两式的。而且传承方式基本为师父口述心授,鲜有文字记载。不同武术派系之间也各自为政,鲜有交流。这使不少有价值的武术渐渐失传。“现在不一样了,不管是职业选手还是武术爱好者,大家都愿意相互切磋、交流,还能当作一项运动去传授给更多人。我算是赶上了好时代。”裘郑兴开心地表示。

比赛之余,裘郑兴也不忘授徒传艺。2021年,他在越城区创办了武术拳社,坚持带领100多名推广队员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以表演等形式推广八极拳。周末,他会带着徒弟们在城市广场练习八极拳。“除了本身对八极拳感兴趣的孩子,还有身体素质较差的,也有怕别人欺负的。我会告诉他们,习武之人要先修武德,只为强身健体与自我防卫,不为欺负弱者。”裘郑兴表示,目前,他已授徒累计上万人次,徒弟中也有夺得省、市比赛金牌的。

对于这套祖传八极拳法,裘郑兴向来是不吝展示与分享的。有旁人要求,他都会原地表演一段给大伙品品。“没有哪种武术是一成不变的。越州八极拳的拳法,我也在慢慢研究和改进,使其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了方便更多人了解学习,裘郑兴挖掘整理了“越州八极拳”的理念、拳法套路,编著了“越州八极拳”系列中华传统武术书,将成果保存了下来。“传承没有完成时,永远只有进行时。”他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梦霞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