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试试新方法:用溶解术代替手术

2024-06-09 19:57

来源:

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颈椎病,在中老年人群中也比较多见。近日,绍兴第二医院疼痛科团队成功开展了首例盘外胶原酶溶解术,为一名颈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解除了疼痛。

67岁的王大爷在5年前出现了右侧颈肩部酸痛症状,起先稍作休息后症状就能减轻,王大爷就没太在意。半年前,疼痛症状加重,酸胀感变为刺痛感,有时候严重到两只手臂麻木、使不上劲,直到手抬不起来,连双腿都感觉无力,走路也不稳了。王大爷意识到问题大了。

于是,王大爷去医院做了检查。颈部MR显示,他的第二节至第七节颈椎椎间盘变性后突出。为了缓解症状,王大爷接受了针灸、理疗拔罐等保守治疗,但疼痛未见减轻。最后,王大爷来到绍兴第二医院疼痛科主任蔡璐的门诊,希望她能解除自己的病痛。

蔡璐在详细了解王大爷病情及查体后,确定他的症状由颈椎间盘突出症引起,且随着时间延长疼痛会加剧,建议手术治疗。但王大爷对手术治疗心存恐惧。

于是,蔡璐建议试试另一种新办法。“有一种介于手术与保守之间的治疗方法——胶原酶溶解术。通俗地说,就是利用一根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打入一种能溶解椎间盘的药水,我们称之为胶原酶。”蔡璐介绍,等这种药水把突出的椎间盘溶解后,脊神经就不再被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症状自然就缓解了。且这种方法只需一个穿刺点大小的创伤,也很安全。

王大爷同意采用这种新方法。手术在局麻下实施,术后卧床一天。第二天,王大爷即可戴颈托下地活动。回忆起手术过程,王大爷仍然觉得不可思议。“全程轻松地完成了治疗。”王大爷说。术后第三天,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他的手臂力量也恢复了,仅手指还有少许麻木感。

“胶原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一种有催化作用的高度特异性生物催化剂;也是唯一能作用于胶原组织螺旋结构的酶,是一种能在生理pH值及温度条件下水解椎间盘的物质。”蔡璐介绍,该项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少,出血少,还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对手术耐受性比较差的老年患者很友好。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