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了20多年虾,一笔一画都牢牢刻在我脑子里,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下笔如有神。”眼前这位77岁的画家叶鹏志手握毛笔垂于纸上,重墨一笔画虾头和双眼,一笔一节画虾身,转而又换细笔画须、爪、大螯,不到10分钟的时间,几对栩栩如生的白虾便跃然纸上,有的躬身跃进、有的直身漫游。末了,他大笔一挥在宣纸中央为画题名为《龙之魂》:“我师父曾说过,虾的头是所有动物中最像龙的,画虾如画龙,写意传神。”
偶遇恩师,传白石遗风
上世纪90年代,叶鹏志离开绍钢厂,随后前往绍兴书画社工作。在这里,他充分发挥自己对国画艺术的热爱和出身化学专业的长处,结合生宣吸水性强、易产生墨韵变化的特点,制作出了生宣册页,即国画簿,这种册页宜久藏,且适合写意画,更具艺术效果,方便画家在创作时聚焦意象,而不必讲究工笔。
“我50多岁的时候,带着我的国画簿去北京参加一场订货会,这是一次难得的书画交流机会,我特地摆出了一幅我画在封面上的虾以作示范。”叶鹏志说,画虾是最适合检验纸张质量的方式,浓淡相宜,方便看出纸张的渗水程度,再加上那时自己画的虾在绍兴已小有名气,他对于展出画作也是满怀信心,期待收获一些正向的评价。
订货会的最后一天,一位穿着考究的老太太路过摊位,停留在画前端详了好一会,突然说这几只虾画得挺不错,但仍需要再精进一番。“我那时还算年轻,对于自己的画也是有几分傲气在的,我一听这老太太的话,当下就想怎么还挑起刺了呢?”然而,面对老人指出的几处问题,叶鹏志也渐渐意识到,眼前的老人画虾的功力远在自己之上。“我抓住机会向她请教了些问题,她也很慷慨地一一解答,最后我才知道,原来她是齐白石的孙女齐秉慧!”
原本就痴迷于精研齐白石虾画的叶鹏志,立刻向她表达了想要拜师的想法。大概是看出叶鹏志的虾确实画得有几分传神,齐秉慧也爽快地收下了这个徒弟。在之后的10多年间,叶鹏志每年到北京参加订货会时,都会抽出时间前往齐秉慧家中拜访学习,即便去不了北京,他也会在家画好了画,拍照发给师父指点。在齐秉慧的指导下,叶鹏志画虾的笔法也越来越熟练,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作者:见习记者 张伊力 文/摄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