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胖胖的蚕
结茧了
破茧成蛾
大的是双宫茧
抽出丝制成扇
养蚕似乎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三年级的同学们便在科学课上展开以蚕为主题的学习,见证从一粒蚕卵到破茧成蛾的过程,探索生命的成长。
现在,同学们总结自己的养蚕经历,并把养蚕经验向“观察角”作了分享——
图片由戚嘉一提供
A
记录篇
四十余天,见证生命的奇迹
观察员:戚嘉一(柯桥区实验小学301班)
指导老师:徐金晶
2月24日
妈妈给我买了蚕卵,蚕卵像细沙一样,颜色是紫黑色的。我将蚕卵装进一个透明的盒子,把它放在抽屉里。
2月28日
蚕卵开始有了变化。有几个小黑点在卵壳中微微蠕动,那是小蚕宝宝要孵化出来啦!我兴奋地记录下这一刻。
3月2日
蚕宝宝们小小的,黑黑的,像小蚂蚁一样。我给它们铺上新鲜的桑叶。不一会儿,蚕宝宝们就兴奋地吃起桑叶。
3月8日
蚕宝宝可聪明了,它们一闻到新鲜桑叶的气味,马上就爬过来大快朵颐(yí)起来。它们长得很快,身体逐渐变成白色,也更加活跃了。
3月23日
蚕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几次蜕皮。今天,我亲眼见证了这个过程。我看到时,这只蚕宝宝已经蜕去了大半的皮。只见它扭动腹部,好像非常不舒服,它想把最后一点旧皮甩下来,在扭动过程中只见它头上的小黑点掉下来了。原来它蜕皮的时候,身体和头部是分开换装的啊。
4月2日
我发现蚕宝宝不再吃桑叶,而是开始在盒子的角落四处探索。它们的头部轻轻地摆动,似乎在寻找最佳的结茧地点,然后开始吐出一根根细丝,最终结成一个个蚕茧。
4月9日
这几天,蚕宝宝们陆续破茧而出,变成了蚕蛾。蚕蛾有些腹部大大的,翅膀比较小,这些是雌蚕蛾;有些腹部瘦长,翅膀扑楞得非常快,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它们是雄蚕蛾。蚕房上还有很多雌蚕蛾产的卵,它们是淡黄色的。
■加点料
惊 养蚕过程中,有一天,我发现我的蚕宝宝突然身体扭成了S形,我意识到可能是桑叶出了问题,蚕宝宝中毒了。我马上把这些桑叶全部换掉,所幸,大部分的蚕宝宝还是活了下来。
喜 我在整理蚕茧的时候,发现其中有一颗蚕茧特别大,比平常的蚕茧大一倍呢。这就是传说中的双宫茧吧!我还尝试了抽丝,发现一整个蚕茧竟是用一根丝结成的!
B
总结篇
养蚕不易,这些要点请牢记
观察员:汪一茜(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小学305班)
指导老师:赵燕飞
3月30日,我的蚕宝宝破卵而出。它们黑不溜秋的,浑身长满细毛。5月10日,我的蚕宝宝化成蚕蛾,破茧而出。在蚕宝宝的养护过程中,我始终小心翼翼,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1.蚕宝宝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5℃至28℃之间。我会定期清理排泄物和残余桑叶,防止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清理时,可以用毛笔轻轻地把蚕宝宝扫到新桑叶上。
2.一开始,蚕宝宝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不用喂太多桑叶。随着蚕宝宝的长大,要逐渐增加桑叶量。小的蚕宝宝要吃比较嫩的桑叶,为了让它们更容易咬食,可以把桑叶剪成条状。
3.蚕宝宝害怕香皂、香水、洗洁精、杀虫剂等的气味,要让它们远离。如果有蚕宝宝不幸染病,要把它及时拿出来,避免影响其他蚕宝宝。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