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站:袍江小学教育集团越英路校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
非遗传承项目:绍兴童谣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留牢吃块糕……”走在袍江小学教育集团越英路校区的校园里,你不时能听到童谣吟唱声。
据了解,从2021年4月起,该校引入非遗项目“绍兴童谣”,通过“跟着童谣游绍兴”研学活动、童谣创编与表演、童谣拓展课程等形式,引导学生学童谣、唱童谣,传承本土文化。
非遗小课堂
绍兴童谣是流传于古越地中心绍兴及周边一带,以儿童为传唱主体的歌谣。目前广泛流传于绍兴的童谣约有400首,题材包罗万象,主要有游戏童谣、教诲童谣、叙事体物童谣等,以绕口令、谜语歌、数数歌、连锁歌、字头歌、颠倒歌、问答歌等多种形式表现,地域特色浓厚。
作为越地歌谣的一部分,绍兴童谣是绍兴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趣味,能互动,流传广泛,直接反映老绍兴的民风民俗。而童谣的词句浅白简练、语言风趣幽默,对少年儿童知识启蒙、品德教育、文学熏陶等亦有积极意义。
2014年11月,“绍兴童谣”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少年说
学校开设绍兴童谣“心晴”拓展班后,我对绍兴的了解更多了。原来绍兴是桥乡,你听“一有大木桥,二有凰仪桥,三有……”;绍兴也是水乡,你瞧“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绍兴还是酒乡,你品“黄酒糯米做,吃了变獳獳……”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学唱《木莲豆腐》叫卖童谣。“阴啁啁,凉飕飕,外加冰糖薄荷油,吃咚那个嘴里翻畚斗。”时光流转,一碗碗木莲豆腐依旧晶莹剔透,一首首童谣仍在传唱。我想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袍江小学教育集团越英路校区301班 傅锦萱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