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再也不用担心摔跤了。”近日,斗门街道越东小区居民看到家门口修好的新路,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越东小区建于20多年前,附近有袍江中学、越州中学、卫生服务站等,人、车通行压力不小,长年累月下来,进出小区唯一的道路严重“受伤”,群众出行不便,颇有怨言。
今年4月,育贤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因连续恶劣天气以及车辆频繁碾压,小区出入口多处路面坑洼和裂缝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居民出行造成很大困扰。
“我们接到网格员上报后,第一时间与物业联系,于5月初开展修路工作。”育贤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求盈颖告诉记者,趁此机会,还拓宽了小区进出口通道,方便车辆出入。
路面修复从标记破损严重区域开始,设置警示标志,挖掘和清理路面,然后铺设平整。施工队伍还采用水泥灌浆等方式进行加固,以提高其耐久性和抗压力。
“从规划到施工,前后不到30天,真是高效!”“伤痕”修复过程,小区居民看在眼里。
“伤心路”变成“赏心路”,是斗门街道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斗门街道积极推动治理体系网格化,将37个管理区块动态划分为108个网格、665个微网格,实现网格化治理全域覆盖,还建成一支1000余人的网格服务团队。目前,斗门街道依托基层智治综合平台应用,事件处置率达到100%,网格员基本信息掌握率超过95%。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