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珠海市教育局获悉,自5月起珠海逐步取消学校教职工食堂以来,目前全市已有57所学校全面取消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以往学生吃“大锅菜”、教师吃“小锅菜”的现象正在转变。
师生同餐并非珠海首创,此前,广东中山、浙江丽水和宁波等地学校就推行了这种做法。为什么并不很新的“新闻”还能迅速吸引公众眼球?归根到底在于大家对师生同餐有着共同的期盼。
菜肴口味,除了调味料的掌控,与炒菜火候有很大关系。同样的菜同样的做法,“小锅菜”比“大锅菜”好吃,这是基本常识。因为大锅菜翻炒不易,且炒了“大锅菜”再炒“小锅菜”,食堂职工的工作也不轻松,所以,有时厨师可能就会偷点懒,随便翻弄一下就放水,许多大锅菜几乎都是简单的“一锅炖”,味道自然不尽如人意,更别说有的学校教师餐的菜品还更丰富一些。虽然现在许多学校教师与学生订菜都是分开的,但是,毕竟是在同一个食堂,“瓜田李下”也得避嫌。若教师餐更丰盛,外界可能很少想到这是教师自己买单或是员工福利,即便不占用或许也会被误会揩学生油,更别说个别学校真的会玩分分合合的游戏,伤害学生利益,践踏教师尊严。
现代教育观主张“以生为本”,孩子是社会的未来,是家庭的宝贝,也是教师悉心呵护的对象,将学生与老师的伙食区别对待,这与教师无私、亲切的角色形象有一定反差感,与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强烈的违和感。若是家长对比教工餐与学生餐,想必内心更不是滋味。
尽管学校都有验菜这个环节,一些地方也有教师陪餐、校长陪餐,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带有主观因素,假如管理不到位,就会变成形式主义走过场,对菜品把关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此外,陪餐不同餐,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显示了师生关系的不对等,无形中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很难真正对老师或校长敞开心扉,会削弱陪餐的意义。
师生同餐,能有效减轻食堂职工负担,当工作变得相对轻松,厨师更能集中精力去做“大锅菜”。因为领导、教师都要吃,若是菜品色香味上不理想,老师的体验更直接,监督也更积极。值班教师在菜品质量、农药残留检测等方面的把关也会更走心。
老百姓习惯于在饭桌上话家常,其实,师生也一样,吃着同样的饭菜,关系更亲近,话题更容易打开。比如,相互交流饭菜的口味、对菜品的期待等,这样有利于学校菜品安排多元化、特色化,只要教师有心,交流中也能掌握更多信息量,同餐的意义更在餐品之外。
对教师的关爱、福利保障等可以体现在其他地方,不用额外为老师“开小灶”,在伙食上高于学生容易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总体来说弊大于利。师生同餐有利于维护教师清正、亲和的形象,有利于打造师生满意食堂、食安校园,能让师生关系更亲密,使家校关系更和谐。期待师生同餐在各地全面落地,让所有师生都能共享美好“食”光,让“大锅菜”香起来!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冯海燕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