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六月,嵊州市崇仁镇七八村,漫山枝头金果飘香,三十多亩枇杷陆续成熟。“这白枇杷口感比普通的枇杷好,皮薄、透白,清甜。”看着自家这三十多亩枇杷,嵊州市白沙枇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顺军眼里有光。“这十几亩都已经预订出去了,都是市内外熟客,今年收成会不错。”
七八村种植枇杷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崇仁岩下枇杷在嵊州也小有名气,但由于枇杷前期成长时间较长、易受天气影响等特点,没有形成种植规模。如何让小小枇杷变身为“致富果”?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嵊州农商银行立足于本土,通过“强基”“聚力”“铺路”等“三部曲”,全面助力当地枇杷产业发展。
枇杷“住”上“新房”
银农联手育精品
白枇杷花期和初结果期处于一年中最寒冷时节,室外低温会直接导致枇杷产量大幅下降甚至颗粒无收。如何保花护果,避免寒冻造成伤害,让“枇杷”住上“新房”刻不容缓。
客户经理在走访时了解到农户切实困难后,与农户共商解决之策,及时向枇杷种植大户陈顺军发放信用贷款15万元,用于白枇杷种植和大棚搭建。有了资金,陈顺军建起了标准连栋保温大棚,购置了暖风机。枇杷“住”上“新房”,用上“空调”,不仅扛住了低温冻害,还实现了抢鲜上市。
“微光”聚成“火把”
产业协会共推进
由于对大规模种植枇杷仍不看好,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的大多数农户都是各自零星种植,一开始嵊州市白沙枇杷专业合作社只吸引了10多户农户加入。
嵊州农商银行作为当地农合联副理事单位,积极与农合联对接,针对枇杷种植户进行专项走访,建立枇杷种植户名册,摸清种植规模、主要困难及发展意向,采取“一户一策”利率定价,加大对枇杷种植户的帮扶力度,并在崇仁农合联白沙枇杷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专项授信1000万元,用于支持枇杷产业发展。
白沙枇杷产业分会成立后也通过定期开展产业研讨和普惠金融宣讲,努力构建技术推广、资金配套、品牌营销等一条龙服务体系,聚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推动种植白沙枇杷的农民兄弟共创共富。截至目前,该行辖内已建档农民专业合作社超1000户,累计授信超3亿元,贷款余额1.66亿元。
工坊拓宽销路
携手同走致富路
目前,崇仁镇已有60多户农户加入产业协会,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余亩,产量达250余吨。“技术和资金都有了,现在关键是要打出崇仁白沙枇杷的名堂来。”陈顺军表示,“打出名堂、销路拓宽”成为了银农两家共同的目标。依托崇仁古镇,白沙枇杷销售内外双向走俏。一方面,崇仁古镇游带动了采摘游,另一方面,“上禾·共富工坊”利用线上引流也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作为工坊独家合作银行,嵊州农商银行持续加强与上禾农业、村集体、枇杷种植大户等的对接联系,聚焦“共富”阵线上的每一个“点”,持续开展“共富专员”数字普惠大走访,进一步做好共富需求挖掘,从源头和销路双向入手,带动农产品营收超500万元,增收70万余元。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走访超20万人次,全辖建档覆盖率超80%,普惠签约率超30%。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