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播下科学的种子——小学生走进了大学实验室

2024-06-04 16:40

来源:

近日,沥海街道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走进了上海交大绍兴新能源电池实验室,沉浸式地了解钠电池的研发与制作过程,近距离感受了科技之美。

走进实验室,学生们被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所吸引,上海交大新能源实验的王璇老师适时地向孩子们介绍钠电池的原理、优势、主要材料与新能源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们兴趣盎然,不断地向王老师提出各种新奇而有趣的问题。

在材料合成室,王璇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钠电池正极片的详细制作过程,并进行示范操作。她将正极材料样品在研钵中研磨后200目过筛,装入棕色药瓶中,贴上标签后干燥保存,然后称量与PVDF溶液的配制,接着进行搅浆与涂覆,待干燥后,最后进行裁切与压片。孩子们也小心翼翼地进行了涂抹与切片,体会了科学实验操作的精细与严谨。

在电池组合车间,工作人员带上专用手套,打开电池组装手套箱,边操作边进行详细讲解。孩子们认真地看着,比划着,然后推荐大胆心细的陈信天同学进行尝试操作。在手套箱前,陈信天同学沉着冷静,有模有样地擀钠块,放正极壳,放置正极片,添加电解液,放置隔膜;接着制钠片,放置钠片镍网补充电解液,放负极壳盖……一番小心谨慎的操作之后,三粒小型纽扣电池制作完成。当他们看到自己成功制作的电池时,兴奋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交大新能源研究所的李院长看着孩子们激动的神情,自豪地说:“钠盐原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采用铁锰镍基正极材料相比较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原料成本降低一半;交大新能源实验室开发的新型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有望在大规模储能中取代传统铅酸电池。”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新能源电池的制作过程,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

据悉,沥海街道中心小学与上海交大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所进行深度合作与共建,共同打造院校合作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以大学的科研优势、品牌影响力及沉浸式体验,给孩子播下科学的种子,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