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种钠电池 让电动自行车性能“飞起”

2024-06-04 16:17

来源:

与如今普及的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低、低温性能好等优点,未来或可能改写全球新能源格局。而在绍兴,就有一家钠离子电池产业创新领域的排头兵企业——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钠创新能源”已是全球知名的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供应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将是钠离子电池量产的一年。

极大提升电动自行车性能

在“钠创新能源”展厅,记者看到几个玻璃器皿,看着并不起眼,但这却是融入了诸多研发人员心血的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

“粉末状的是钠电正极材料,液体状的是电解液,我们公司主要聚焦这两项钠电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钠创新能源”董事长助理陈佳豪告诉记者,公司将核心材料提供给下游的电芯制造企业,电芯生产出来后,便能提供给终端使用。

在展厅里,记者还看到了两辆样品电动自行车,就是搭载了钠离子电池“极钠1号”的新款雅迪电动自行车,核心正极材料便出自“钠创新能源”。

“公司很多员工都有这款电动自行车,大家骑过之后都觉得很好,不仅加速、爬坡很给力,而且电池使用寿命长、更安全。”“钠创新能源”董事、总工程师廖建平说,加载钠离子电池的电动自行车,续航可达100公里以上,充电10分钟电量就可以达到80%,低温下也有很好的放电容量,在性能各方面都比传统电动自行车更为出色。

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持续增长,锂电池成了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我国80%以上的锂资源依赖进口,价格不断攀升,所以更具性价比的钠电池成了更好的补充材料。

我国钠资源储量大、分布广泛、成本低,相比较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超高安全性、高低温性能优异、功率特性佳的优势。“从原材料来看,碳酸钠的成本比碳酸锂低很多;同时钠电池可以实现不带电存储运输,和无法完全放电的锂电池相比,可以省掉很多存储运输成本;此外,钠电池安全性更好,针刺实验可以做到不起火不爆炸。”陈佳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制造钠电池的成本大约比锂电池低30%,成本接近铅酸电池,但性能又比铅酸电池好很多,所以在电动自行车领域,铅酸电池最先可能被钠电池取代。

“钠电和锂电发明的时间相近,但锂电成熟较早,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了飞速发展。”陈佳豪指出,出于能源安全及产业化发展需求,钠离子电池如今正被应用到更多领域。

除了低速车,钠电池还能应用在储能、工程机械、启停电源等诸多领域。“虽然我们是材料端的生产企业,但公司也关注着整个产业链和终端应用,从终端应用再来支持材料的开发、生产,目标是把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打造起来,在中国及全世界范围内推广钠电。”陈佳豪介绍,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良好品质,公司已经积累了众多钠电战略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派能科技、维科技术等知名企业,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

或改写全球新能源格局

这些年,“钠创新能源”在产业化道路上策马扬鞭,在引领行业的背后,靠的是“钠创新能源”的强大研发团队和创新能力。

公司创始人马紫峰是国际知名电化学能源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早在2011年,研发团队就开始对钠离子电池相关材料开展研究。2018年,锂电产业已趋于成熟,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钠离子电池的必要性和经济性,但马紫峰带领团队落户绍兴,成立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在创新研发上持续投入,已经能为全球钠离子电池制造商提供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公司稳居全球钠电专利布局第一阵营,目前拥有美国专利4件、已授权专利34件、申请各类专利50多件,研发团队累计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钠电论文60多篇。我们还在2022年成立了钠创研究院,保持可持续的独立研发能力。”陈佳豪介绍,去年钠创新能源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体化绿色制造工艺,还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技术发明一等奖。

陈佳豪表示,今年可以称为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随着在更多领域应用,钠电池的需求正在飞速增长,公司今年将实现千吨级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产能。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先锋,未来“钠创新能源”将着力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建设,加快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商业化,努力改写全球新能源格局。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