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创新“信用+监管”改革 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2024-06-04 08:47

来源:

嵊州市创新推出建筑工地红、黄、绿“三色”分类差别化监管模式。经“三色”标记后,对日常监管工作重点一目了然,促进执法监管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执法的精准化监管、差异化分类和有效性实施。

一、改革需求

聚焦体制机制更新 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嵊州市目前登记入册建筑工地76处,工地监管执法人员8人,企业与执法人员配比9.5:1,执法队伍力量薄弱,辖区内执法领域广、管辖区域大,行业监管难度大,执法检查覆盖率较低。

聚焦技术手段出新 推进数字化转型

推动新技术、新模式与建筑工地监管高度融合,构建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工地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

聚焦管理方式创新 推进执法能力提升

传统执法方式中常出现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的现象,为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以“小支点”撬动综合监管“大改革”,实现一表覆盖、一队执法、一次检查,提高执法检查效率。

二、改革举措

明确划分 实行分级监管

将嵊州市76处建筑工地作为监管范围,构建“红黄绿”三色分级分类执法监管新模式,围绕检查记录、智慧工地平台派单、社会投诉、处罚及整改情况进行全方面分析研判,并实行信用100分赋分制,90分及以上为绿色工地,70分及以上、低于90分为黄色工地,70分以下为红色工地,每季度评定一次,统计周期为一年。

全面体检 实行综合监管

“三色”监管模式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新模式,梳理涉及安全生产、消防等9项监管事项,对建设项目逐一全面体检,给出“合规体检”报告。检查良好的建筑工地为“绿色”监管对象,实行主体自治;检查一般的为“黄色”监管对象,实行不定期检查;检查问题严重的为“红色”监管对象,实行重点监管,突击严查。

智慧巡查 实行全方位监管

依托“智慧工地”平台,结合无人机设备巡防、属地中队网格员巡查机制,深化“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鹰眼探头对工地所在地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人巡+网巡+机巡”全方位监管。

三、改革成效

推动监管提质增效

执法力量得到有效整合,实现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双提升。实行以来,已对“红色”监管对象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30余份,智慧工地平台派单297件,整改完成率达98%以上。先后约谈、督办建筑企业负责人10余人次,案件执法效率和执法质量实现双提升,辖区内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

促进执法服务增值

“三色”监管模式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形成监管服务“处处在”,执法监管“无事不扰”的工作新模式。深入开展“企业服务优化年”活动,按行业、类型、对象性质,开展精准化普法服务,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2023年至今,开展线下普法服务70余次。

健全奖惩工作机制

建立工地守信机制和工地失信机制,依据“三色”分类差别化管理信用评分,在日常监管中对信用评级较高的工地建设单位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并通过媒体进行优秀代表表彰;对信用评级较低的工地建设单位列为监管重点对象、加大检查频次,并通过媒体进行通报。目前,已曝光10家相关单位。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