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人才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该项目竣工后,将为新区提供1450套人才房。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持续升级人才安居工程,努力让青年人才“居者有其屋”。然而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让人才“居者有其屋”还只是第一步。大多数青年人才初来乍到,手头往往没多少积蓄,买不起房是大概率;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人才对居住环境、居住细节不会“挑肥拣瘦”,只要能住就行了。恰恰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趋势的变化,社交媒体分享家居环境日益普及,人才房也一定不能落伍,尤其在同样成本条件下,要尽可能适应当前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实现“居者有好屋”。
也就是说,加大人才住房供给,既要有“量”的保证,更要实现“质”的提升。举例来说,除了提供简约、环保的基本装修,还应配置停车位、充电站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在选址布局、改造提升、公共配套等方面,要优先挖掘成熟配套和交通便利地区的供给潜力,围绕青年人才偏爱的活力商圈和消费中心,积极开发中大型公共交通站点周边的存量空间,满足人才生活居住、创新创业、社会交流和文化消费等多元需求。
人才乐居,居的是房、安的是心。让青年人才“居者有好屋”,还得为前来创业就业的各类人才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人性化”服务,打造从人才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全链条”服务生态,这样才算把重视人才引进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