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终归寂寞的金汤侯

2024-06-03 07:19

来源:

近闻绍兴儿童公园将重修,百姓热议纷纷,回顾童年之趣事,畅想未来之新貌。于此喧嚣之间,众人似乎忘却了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金汤侯。彼,曾创下时代之辉煌,又如飘逝之黄叶,一生境遇让人唏嘘。

金汤侯,名城,字汤侯。1888年出生于绍兴皋埠。是年,绍兴城里有个7岁的孩子正在百草园的泥墙根下挖何首乌,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金汤侯自幼接受私塾教育,但与鲁迅未走幕僚道路不同,年轻时,其即随母舅鲁紫峰学幕。宣统三年(1911),其出任烟台地方审判厅主簿。1913年起,又历任新昌县、天台县知事,山东省署机要秘书及黄县、即墨县知事等职,颇有政绩,而众人亦望其政治有成。然而,目睹国运衰微、民生维艰,金汤侯最终毅然选择下海经商,试图以实业救国。

彼时绍兴和上虞分隔为两县,民众多借船只运输货物,殊为不便,金汤侯遂燃起筑路梦想。1926年,金汤侯首先建设绍曹蒿公路,该路从绍兴城出发,途经曹娥,终点是上虞蒿坝,全长36.7公里。在当时之建造条件下,该路历经3年时间才大功告成,1929年,绍曹蒿公路正式通车。此公路建成后,两县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大大便利了人民互通有无,促进经济发展。

而金汤侯之雄心远未止步于此。

1933年,其向当时的省建设厅提出租办萧绍公路的设想,最终获得应允。在金汤侯经营下,萧绍公路车队从最初2辆旧车增加至48辆。当此时也,汽车尚为稀罕之物。然则,在绍兴和萧山两县之间,车来车往,成江南地区一大盛景。金汤侯此举,既促两地经济之繁荣,又增人员之往来,于区域交通之提升、社会经济之进步,皆有重大作用。

1936年,金汤侯受聘任苏嘉湖公路经理,同年又租办新天临黄公路。10年之间,连续经营5条公路,成绩卓著,为社会各界所称誉。

除公路交通营运之外,于商界,金汤侯亦展非凡之才.他经营协和煤油公司和陆永兴五金器材商店。彼时之煤油、五金产品,类似今日之新质生产力,此等公司在绍兴崛起,犹如春风拂面,为本地工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作为实业家之金汤侯,于乡梓文化、教育、卫生之事业,亦关怀备至。当时,绍兴禹庙颓败,仁人志士多有扼腕。1932年,金汤侯与地方贤达共谋修缮,终令其焕然一新。七载之后,即1939年3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之公开身份,自重庆还乡,宣传抗日救亡之道,其间特往禹陵瞻仰大禹像,并在禹庙大殿百步禁阶上,与众人合影留念。

就在重修禹庙之年,邵力子先生倡议创办私立绍兴中学。金汤侯闻之,与朱仲华等共襄盛举,出钱出力以助办学。所谓“私立绍兴中学”,即今稽山中学。如今,此校依然弦歌不绝,我们不可忘却金汤侯等人之功绩。

在卫生事业方面,金汤侯又与邵力子、朱仲华等共筹资金,于开元寺故址建医院一所,后由省卫生厅接办,定名为浙江省立绍兴医院,即今绍兴市人民医院之前身。此院直至早些年才迁离东街开元寺旧址。金汤侯等人之善举,泽被后世,可见一斑。

1939年,绍兴发生粮荒,饥民遍地,金汤侯代表地方向银行贷款,赴赣购运粮食。一朝米粮至,多少市民借此得以生存,可谓善莫大焉。

1941年,绍兴沦陷,金汤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举家迁往上海租界避难。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金汤侯立即归乡,忙于修桥铺路,购置车辆,全力以赴恢复生产建设。

在民国年间,若金汤侯之辈,乃商贾巨擘,于绍兴则可谓富甲一方,人皆称其“金半城”。今之绍兴儿童公园,仅其家产之一隅耳。此园初建于清乾隆年间,为富商赵焯所筑,其子赵鏏继之,扩建之,更名曰“省园”,俗呼作“赵园”。1932年,金汤侯购得此园,易名为“半农园”,民间俗称之“金家花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金汤侯响应政府号召,慷慨解囊,捐园于国。自此,昔日之“金家花园”终成市民休憩之地。而其捐出之物,非独一园耳!1953年1月,金汤侯将萧绍、绍曹蒿、蒿新、新天临黄4条公路的经营权移交给国家,苏嘉湖公路由江苏省交通厅收回,又将县前街之房产,悉数捐赠给绍兴红十字会。昔日“金半城”的财产,多数成公家之产矣!

如今,又逢绍兴儿童公园重修,昔日金家花园必将更加美丽。我们要铭记其艰苦创业之精神,感佩其回馈桑梓之善行,崇敬其爱国爱民之大义。虽金氏早已远去,但我们不可不缅怀之、追忆之。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