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粗隆间骨折因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往往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近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关节)病区收治了一名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老奶奶,医生通过微创手术,帮助老人快速康复。
88岁高龄的朱奶奶因行走时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疼痛畸形,无法活动。送到该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其实,7年前朱奶奶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当时是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当时,她在市区一家大医院进行了内固定手术,术后经过3个多月的康复期才下床活动,但至今仍需拄拐杖行走。
这次另一侧出现了同样的骨折,且朱奶奶骨质疏松严重,又是高龄,家人们都十分担心,既担心其高龄无法耐受手术,又担心手术后还是无法正常行走。该院骨科(关节)病区主任医师孟延丰仔细查看朱奶奶情况,与她的家人们认真分析病情、权衡利弊,认为老人应积极调整身体状态,早做手术,这样更有利于早期康复,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目前,微创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采用5厘米的皮肤切口,完全是肌间隙入路,不切断任何肌肉,不切除关节囊,术中出血少,术后可极大减少脱位风险,可以早期负重行走,活动度不受限制,能为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快速康复带来极大的便利。”孟延丰建议,手术可以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几天后,经过前期各项生理参数调整,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孟延丰团队成功为朱奶奶实施了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第一天,朱奶奶伤侧肢体已经可以在床上活动。目前,老人已出院。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加之各器官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发生骨折后,常常导致病情复杂化。”孟延丰表示,老人骨折后如长期卧床,还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尿路感染等,还会加剧骨质疏松,加快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威胁患者生命。所以,早期手术,快速康复,是目前国内外一致认同的治疗手段。
他还建议,老人要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通过日常饮食,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虾皮、豆制品、芝麻、牛奶等的摄入。平时可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提高肌肉耐受力和骨骼灵活度。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潘秀玮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