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马冰雪 文/摄
“头茬西瓜已经卖光了!今天又有两车西瓜已经预订出去了。”昨天,在嵊州市崇仁镇溪滩村的裘红军西瓜专业合作社里,西瓜种植大户裘红军正在地里查看西瓜的长势。与其他西瓜不同的是,他家的西瓜长在葫芦藤上,外形像圆圆的冬瓜,一个个还挂着“白霜”,长势喜人。
裘红军种西瓜已有27年。6年前,他在自家门口承包了200亩土地,其中80多亩地专门用于种西瓜。“西瓜种植经验就两个字:杀菌。”裘红军解释道,通常来说,西瓜种植需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由于西瓜在生长结果过程中很容易患上一种名为“枯萎病”的真菌病,病菌通过土壤传播,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长达3至5年。如果下一年再种,西瓜就特别容易感染发病,造成死苗,影响产量。
因此,西瓜种植户不会在第二年或第三年继续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西瓜,但频繁地更换场地、轮作换茬成本高、费人力。为此裘红军赴金华磐安学习嫁接技术,把西瓜嫁接在葫芦、南瓜等根系发达的作物上,不仅抗病性大大提高,产量也突飞猛进。于是,他在自家门前搞起了“西瓜种植不换地”试验。
“我地里种的西瓜个个都是从葫芦藤上长出来的‘混血儿’,南瓜藤的根系过于发达,长出来的西瓜容易皮厚、瓜瓤空心、纤维还多,口感不好。用葫芦嫁接‘浙蜜5号’西瓜,口感更脆甜多汁,抗病力也比8424麒麟西瓜更强,最重要的是6年以来一次也没换过地。”裘红军说,嫁接后的西瓜个头大、糖度高、品质佳,实现了西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也解决了长期困扰西瓜种植“一块地不能连续种”的技术难题。
“正常的西瓜容易裂开,但嫁接西瓜的坏果率仅有1%。”裘红军说,而且“混血西瓜”的收益相当可观,今年第一批次的西瓜产量在5600斤左右,每斤收购价为4.5元,每年能丰收3轮,产量在1.2万斤。若是轮种其他农作物,如土豆、白菜等蔬菜,价格相差一倍多。
随着嫁接西瓜的知名度越打越响,裘红军去年年底拿到了嵊州市农业农村局颁发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认证书,西瓜上张贴的二维码可以“追踪”到源头生产基地。此外,裘红军还结合采摘游,吸引游客走进溪滩村的种植基地采摘,拓宽增收渠道。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