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一代宗师范瑞娟百年诞辰。为更好地梳理、保护、弘扬范瑞娟及其创造的范派艺术,5月20日,“瑞音娟然——范瑞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在嵊州越剧博物馆开展。展览以范瑞娟的越剧人生为主题,通过文物、史料、道具、模型、场景还原、多媒体展示及互动体验等手法,展现范瑞娟艺术生涯不同阶段的风格与精神气节。
瑞音娟然——范瑞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
一生演过180出戏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出生于嵊州市黄泽镇。1935年,开始在黄泽镇的龙凤舞台学戏。她80多年的越剧生涯,把毕生都献给了越剧,是越剧一代宗师。
范瑞娟创造的范派小生艺术是独一无二的。她一生演过180出戏,塑造了梁山伯、贺老六、郑元和、呆大、郭暖、焦仲卿、刘彦昌等角色。她善于吸收,勇于突破,扮过小花脸,唱过老生戏,演过强盗、烟鬼、小偷、傻子等。
范瑞娟的表演质朴无华,男儿气概和淳朴气质在她身上得到完美结合,在越剧女小生中别具一格。在演出中,她越来越感到原来的唱腔旋律太简单,板式不丰富,节奏太快,变化也太少,不适应表现角色复杂多变、大起大落的感情。
1942年,她买回了一架旧的老式电唱机,开始边听边学京剧唱段,既锻炼放宽嗓子,又增强音色的稳健、刚劲和男性感,有意识地吸收京剧和兄弟剧种的音调,丰富自己的唱腔。
到雪声剧团后,范瑞娟又把琴师周宝财的过门融到了唱腔中,将原先的短小腔改成了长小腔。这一改,既丰富了唱腔和落腔,又能在回旋起伏的长拖腔中充分抒情,富有余韵。
1945年5月,范瑞娟重演《新梁祝哀史》中的梁山伯时,在《山伯临终》一场,原应唱六字调,因感到调门太低,周宝财采用京剧反二黄定弦,并吸收融化其过门。在周宝财配合下,范瑞娟以六字调为唱腔基础,吸收融化京剧反二黄的部分音调,同时也运用尺调的旋律,形成了哀伤、悲沉的弦下调——因伴奏常高于唱腔八度,使唱腔处于“弦下”而得名。
范瑞娟因此创立越剧的基本调——弦下调。此后,范瑞娟的唱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范派”已具雏形。
上海越剧院院长吴巍说,上海越剧院是上海长期以来坚持越剧艺术,传承越剧流派的一个基地,范派在其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越剧院和范派艺术的传人们一起为范派艺术、越剧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追求和努力。他们会经常举办范瑞娟老师的专场,不断地重演老师的经典剧目,不断地培养越剧新人,为越剧流派传承、越剧市场更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范派传人吴凤花说,作为学生,在经典传承的路上,她希望学习老师的精神,唱响美丽越剧的未来。无论是题材创作,还是市场探索、人才梯队培养方面,越剧发展都需要思考,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推介,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越剧,喜欢越剧,希望能借助各种载体,让越剧“出圈”。
毛主席四看范瑞娟演出
范瑞娟一生中最难忘的,便是毛泽东主席四次看她演出。
1950年8月,范瑞娟、傅全香带领“东山越艺社”晋京演出。其间,周恩来总理不但在中南海的家中招待了他们,毛主席还指定要看《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站起来向台上谢幕的演员挥手致意,演员一片欢呼,欢送毛主席离去。
1951年10月7日晚,范瑞娟、傅全香再度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修改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毛主席第二次观看了她们的演出。那时,范瑞娟是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又是全国政协特邀代表,在京参加政协会议,毛主席在会议休息时,亲切地和她握手,并留下了珍贵的纪念合影。
1951年10月15日晚,范瑞娟等第三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演的剧目是《宝莲灯》。毛主席第三次观看了她的演出。
1952年冬,毛主席第四次看范瑞娟演出,那是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毛主席陪同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泽登巴尔,观看了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越剧《白蛇传》。
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连续看了四次越剧,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越剧事业的重视和关怀。
巅峰之作《梁祝》
1953年春节后,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投入拍摄,袁雪芬、范瑞娟担纲主演。
1953年,袁雪芬、范瑞娟(左)主演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摄影设备、灯光技术、彩色胶片等都十分短缺。但是,拍摄团队决心创造条件也要上。从酷暑到严冬,周而复始地摸索着干,前后试拍了半年,完成了《十八相送》一折的样片。可是一看整部片子却像火烧一般,颜色完全变了样,试拍宣告失败。后经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灯光不足。陈毅市长听说灯光不足时,就问:“打敌机用的高射探照灯怎么样?”陈老总的话像明灯,一下子把大家的心都照亮了。就这样,在解放军的帮助下,白天从松江阵地上把探照灯拉来拍《梁山伯与祝英台》,晚上又把探照灯拉回阵地去。9月底,一部越剧经典作品、范瑞娟的巅峰之作《梁山伯与祝英台》终于拍摄完成。
1954年7月,彩色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在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范瑞娟作为越剧界唯一代表前往。我国彩色戏曲电影参加国际电影节还是第一次,在电影节上引起了轰动,特别是范瑞娟的精彩演出征服了观众,该片获得了音乐片奖,这是我国彩色戏曲电影首次在国际上获奖,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文艺界尤其是越剧界的光荣,成为了电影与戏曲成功合作的范例。
电影节期间,在周恩来总理的引荐下,范瑞娟等赶到日内瓦与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卓别林夫妇见了面。卓别林从起初的不可置信到深深佩服,高度评价范瑞娟“演得很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