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茹珍娟,87岁
“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我就在村里一边放牛、一边唱歌,学我妈妈唱小调;十四五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个京剧班子,我又跟着他们一起学唱京剧、登台演出;20多岁,我被分配到小学做音乐老师,这之后就彻底和唱歌分不开了。”在新昌阳光福利中心,记者见到了87岁的茹珍娟老人,她如今担任起了这里的老年学堂声乐课的老师,不仅教老人们唱歌跳舞,她还会作词谱曲、拉二胡伴奏,活力十足,“我教老人和教小朋友们是一样的,这都是一群‘老小孩’,有的时候同学们还会到我房间来串门,一起唱歌。”
茹珍娟性格开朗、待人和善,因此在福利中心交到了不少好姐妹,他们常常约在连廊或是草坪旁组织一些茶话会,聊着聊着便手舞足蹈地唱起歌来。茹珍娟还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些聚会或上课时老人们唱的歌,有不少都出自她之手。
茹珍娟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歌本,目录上整齐标注了65首歌曲的名字,其中有她自己改编的《新昌南泥湾》,内容取自新昌阳光福利中心旁的南泥湾村;还有她自己作词谱曲的《二十四节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阳光”老人的家》,等等,朗朗上口的词句和简单优美的旋律,方便每位老人都能很快学会。“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有些难记,那我就用轻快有趣的方式唱出来,他们都很喜欢。”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