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武王墩墓主人可能为楚考烈王

2024-05-20 22:15

来源:

近期,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果。专家认为,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人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据介绍,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北、西部四个侧室(分别编号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墓内最大的青铜鼎虽掩埋2000多年,仍保留着最初的吉金色。它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周时期口径、体量最大的青铜圆鼎。

武王墩一号墓北侧椁室虽被盗严重,仍提取出百余组琴瑟等弦乐器。西侧两室遗物极具楚地特色,200余个漆木俑立姿、坐姿各异,佩木剑。

同时,通过跨学科、多平台协作,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遗存鉴定、残留物分析工作,其中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出黄牛、猪、狗等10多种动物,植物遗存则发现葫芦、甜瓜、梅、栗等瓜果、坚果,粟、黍、水稻等农作物,花椒、锦葵等香料作物,以及传统中药植物吴茱萸。

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武王墩墓主人可能是楚考烈王。

很多人或许对考烈王本人比较陌生,但围绕着考烈王产生的一系列成语典故,一定耳熟能详,比如毛遂自荐、歃血为盟等。

史书记载,考烈王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赵国,直到考烈王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57年,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处于秦军围攻之下。赵国平原君突围到楚国求援。抵达楚国都城后,平原君向考烈王指陈厉害,考烈王从早晨到中午一直不置可否。于是毛遂提剑上前,以性命要挟,直言楚王不应忘记家国屈辱,使考烈王为之折服,最终以鸡狗马的鲜血宣誓为盟,赵与楚的合纵由此得以缔结。

公元前238年,在位25年的考烈王病亡。 (据央视新闻、《科技日报》)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