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青藤书屋,很难不被这里的典雅打动。青藤书屋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的出生地,竹园、假山、书屋、天井,小中见长,清幽不俗。
不过,现在,我的视线更多地投向了书屋之外,这里成了保护性开发的徐渭故里。
2020年初,总投资约8.7亿元的青藤书屋周边综合保护项目落地开工,新建徐渭艺术馆、绍兴师爷馆、青藤广场等,改建青藤书屋周边老台门,改造提升前后观巷历史街区老旧民居……一个文化艺术展示与居民生活融合的新空间。
这个宝藏艺术馆,藏在古色古香的绍兴老城区,在仓桥直街、人民西路、解放南路和后观巷合围的空间里。以黑白灰色调融入周围历史街区的徐渭艺术馆,给出了一个融合“新与旧”的解法。
以徐渭艺术馆为源头,徐渭故里正成为一个年轻、活跃、充满文化味的文艺空间。
青藤书屋边修葺一新的3个老台门脱胎换骨。陈家台门布置了布衣青藤展,让徐渭生活场景重现;大乘弄12号台门开辟成茶空间;开元弄50号台门打造独特的咖啡与简餐空间。附近的张家台门成了古城会客厅;后观巷33号榴花斋成了古色古香的饭店,既保留老台门特色,也带来了人气;榴花斋对面老县府宿舍正在改建成青藤别苑特色民宿……
在越剧诞生地,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我们遇见了另外一座崭新的展馆——越剧博物馆新馆。
走进这优雅的建筑,以嵊州市市花白玉兰为主题的纹饰在自然采光下显出别样气派,越剧厅的序厅一位花旦舞动着水袖,清丽婉约、仪态万方,她特意向观众展现着越剧表演服装上灵动的设计。
这里也是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一步一景,馆内越剧厅有越剧文物、史料30000多件,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花衫鼻祖施银花的光片龙纹蟒、越剧改革倡导者袁雪芬的麻布旗袍,越剧创始人之一马潮水的《越剧发展书》手稿静静地躺在展柜,供观众品鉴。看到这些,我们确信,越剧的百年变迁,一路摇曳,尽绽芳华。
作者: 编辑:胡鑫凯